論廣義哥德巴赫猜想
 

內容摘要:本文是一篇專門探討哥德巴赫猜想的文章。作者通過對自然數中能夠找到代數表達式的合數進行分析,並以此為突破口,提出了"廣義哥德巴赫猜想"。即:"任何一個大於1的自然數J,都可以表示成兩個素數之和,當且僅當J≠2H+3, H=n+2nr+r ,n、r為任意自然數;H為合數基。"在"廣義哥德巴赫猜想"中,所有"只能被1和它自己整除的自然數"都是素數,包括{ 1,2,3,5,7,11,……}。
關鍵詞:素數 合數 合數基 廣義哥德巴赫猜想

 
 
1742年,德國的一名數學教師哥德巴赫,通過大量驗算提出了一個猜測,即:每一個大於2的偶數,都可以表示為兩個素數之和,6=3+314=3+11等等。這就是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以下簡稱為「猜想」。
人們對哥德巴赫猜想難題的熱情,歷經兩百多年而不衰。世界上許許多多的數學工作者,殫精竭慮,費盡心機,然而至今仍不得其解。
本文將從邏輯學、哲學和數學相結合的角度,對「猜想」問題作一些思考,在此基礎上,嘗試提出一種拓展了的表達形式——廣義哥德巴赫猜想
 
一、自然數奇數合數公式
定義:H=n+2nr+r ,n、r為任意自然數;H為合數基;
定義:S為自然數奇數合數。
那麼,自然數奇數合數公式為:
S = 2(n+2nr+r)+1,n、r為任意自然數
這個公式的證明是這樣的:
一個奇數合數必然能夠表達成兩個奇數的積,也就是,
S=(2n+1)(2r+1)= 2(n+2nr+r)+1,n、r為任意自然數
H=n+2nr+r ,n、r為任意自然數
H為合數基,但是合數基與自然數奇數合數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只有 S = 2H+1,S才是自然數奇數合數。
n、r從小到大,驗算合數基,不難發現,合數基的數列為:
H= {4,7,10,12,13 ……}
對應的奇數合數數列為:
S = {9,15,21,25,27 ……}
引入合數公式和合數基概念的目的在於:奇數,分為奇數合數和奇數素數兩大類;奇數中,除了奇數合數之外,其它的數都是奇數素數。在目前沒有找到素數公式的時候,將可以找到代數表達式的奇數合數作為重點研究對象,有可能使得研究的思路更加清晰,並簡化問題。
 
二、「猜想」的哲學、邏輯學分析
從邏輯學的角度,數學家們試圖證明「猜想」的邏輯推理,需要依照邏輯學的原理。因此,「猜想」證明工作的成敗,既是一個數學的課題,同時,證明過程中邏輯體系的建構,也是至關重要的。
「猜想」歷經兩百多年而不得其解,說明目前通用的哲學觀、方法論,不足以成為證明「猜想」的哲學基礎。也就是說,如果「猜想」真的得證,其證明過程本身,必須突破現行的哲學概念和哲學方法。
下面將作一點具體分析,由於作者學識有限,錯誤之處在所難免,希望專家、學者批評指正。
證題每一個大於2的偶數,都可以表示為兩個素數之和。
定義1的定義:自然數1的定義是數學最基礎的定義;1是思維繫統純粹主觀的、理想化的概念,它是完全純粹的、理想化的1,不多一點,也不少一點。
原理一1+1=2,它是數學中最基本的加法原理。人的大腦在進行數學這種抽像的、形式化的、定量的思維活動中,首先確定的原理是1+1=2。兩個主觀的、理想化的1,在思維中相加的過程完全理想化,不受任何干擾,不多一點,也不少一點,正好絕對等於2。
原理二1+1+1+……=無限,它是數學中的無限性原理,即允許1+1=2, 1+1+1=3,1+1+1+1=4……,允許這種主觀的、理想化的相加過程在思維中連續地、無限地發展。
證明:素數的定義:只能被它自己和1整除的自然數。
這個定義,除了用到1的定義之外,還用到了兩個原理,即素數是一種只與1有關而又遵循加法原理和無限性原理的數。
那麼,「非素數」與素數的本質區別在哪裡呢?答案是:「非素數」是不僅僅與1有關而又遵循加法原理和無限性原理的數;除了1以外,還能被其它數整除,說明「非素數」的定義,是建立在1的定義、整除的定義、加法原理和無限性原理之上
整除的定義:表示1和除數可以同時作為完全純粹的、主觀的、理想化的概念。
推論一:在1的定義、加法原理和無限性原理的邏輯前提下,素數沒有基於乘法的表達公式(等式)。素數問題的實質是一個「加法問題」。
在定義素數時,思維中「乘法」、「除法」、「除數」這些概念還沒有建立起來。思維中素數形成的邏輯關係是:

1的定義「+「加法原理」+「無限性原理」-> 素數

「素數」+「整除的定義」 -> 合數

因此,按照以上的邏輯關係,素數當你接受其概念之時,它就僅僅只是思維中「加法形態」的問題。如果硬是要尋找基於乘法之上的素數公式,那將是違背邏輯學的基本原理的。

推論二:在1的概念、整除的定義、加法原理和無限性原理的邏輯前提下,「非素數」(包括偶數和奇數合數),存在基於乘法的表達公式(等式),其中:
Q=2N,Q表示自然數偶數;
S= 2(n+2nr+r)+1=2+1 S為自然數奇數合數,H為合數基,n、r為任意自然數。
根據推論二,定義X為素數基,那麼素數的表達式為
Z 2X+1, X ≠ H ≠ n+2nr+r , n、r為任意自然數。
在推論一、推論二的邏輯前提下,「猜想」問題實質上變形為另外一個問題:為什麼兩個素數之和可以含蓋全體偶數。
令:Z + Z Q, Z 、Z表示素數
即 (2X+1) + (2X』+1) Q  , X、X』表示素數基
由於上式左邊中,表示X和X』的不等式X ≠ n+2nr+r , n、r為任意自然數,n、r的取值在無限範圍內連續無斷點;又由於已經驗算表明上式右邊的Q在有限範圍連續無斷點,故由此推論上式右邊也在無限範圍內連續無斷點。
Z + Z Q 恆成立,亦即,兩個素數之和可以含蓋全體偶數。
因此,哥德巴赫猜想得證。
 
三、哥德巴赫猜想的廣義表達式
對於一個數學愛好者來說,也許本文的上述證明,仍然不能讓他們信服。他們會說,你的證明用到了一個新的猜想——「基於不等式的表達式,其左邊具有連續性,右邊也具有連續性」;你是用這個新的猜想,置換了哥德巴赫猜想。
對於上述這種可能的反駁,筆者作如下解釋:
1、 本文確實用「無限連續性」原理置換了哥德巴赫猜想;
2、 「無限連續性」原理是比「猜想」更加基礎層次的邏輯前提,從邏輯學的角度,這個邏輯前提,對證明過程而言是有效的;
3、 本文的意義在於置換之後,已經可以從邏輯上詮釋哥德巴赫猜想;
4、 本文提出了「在1的定義、加法原理和無限性原理的邏輯前提下,素數沒有基於乘法的表達公式(等式),素數問題的實質是一個『加法問題』」,這樣一個新的論斷;
5、 如果外延發揮一下本文的方法,可以引申出許多思考、探索的方向,還可以引申出一個廣義的哥德巴赫猜想。
定義素數的全集合為:
Z = { 1,2,3,5,7,11,……},
那麼,廣義的哥德巴赫猜想為:
「任何一個大於1的自然數J,都可以表示成兩個素數之和,當且僅當J≠2H+3, H=n+2nr+r ,n、r為任意自然數;H為合數基。」
廣義的哥德巴赫猜想將素數的定義擴展到了素數的全集合,即允許定義1和2 為素數,並且提出了一個更加神奇的「全定域廣義哥德巴赫猜想」,以及「廣義哥德巴赫猜想」成立的條件。
廣義「猜想」的哲學、邏輯學創新,在於將全體大於1的自然數納入「猜想」的命題之內。按照廣義「猜想」,只要某一自然數不等於2H+3,即不等於{11、17、23、27、29、35、37、41 ……},那麼它都可以表示成兩個素數之和。例如:
3 = 1+2 ,9 = 2+7,10 = 5+5 ,12 = 5+7,15= 2+13 ,……
在廣義「猜想」中,2是素數。
2符合素數的定義,2完全屬於「只能被它自己和1整除的自然數」的範疇。
廣義"猜想"提出之後,由於所有偶數都不可能等於2H+3這樣一個奇數表達式,因此,原來的哥德巴赫猜想成為廣義"猜想"的特例,成為名副其實的"狹義哥德巴赫猜想"。
關於廣義"猜想"與狹義"猜想"的邏輯關係問題,本文認為,不宜將這個問題簡單化,就如同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的邏輯關係一樣。廣義"猜想"與狹義"猜想"的邏輯學意義,需要引起哲學、數學和邏輯學的學者們進一步關注。
 
參考書目:
《現代邏輯科學導引》王雨田 主編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世紀西方哲學名著導讀》邱仁宗 主編,湖南出版社
作者簡介:程平,男,1965年生,現任武漢市社會科學院哲學所副研究員
通訊地址:武漢市發展大道3081號,武漢市社會科學院 程平 收 郵編430015
Email: pcheng65@public.wh.hb.cn
 
作者簡介發佈在武漢市社會科學院網站上,歡迎查閱。http://www.whass.org.cn/zjxz/cp/index.htm
 
    
2004年3月2日作於江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