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的經驗論:西方經驗論與佛教經驗論融合的可能性

  【學術中國:第19期人文社科學術講座】
主講:莊朝暉(廈門大學電腦系助理教授)
論題:一種新的經驗論:西方經驗論與佛教經驗論融合的可能性
講所:學術中國:史哲博士群
時間:2012年11月18日星期天,20點——24點

  演講者介紹:莊朝暉,廈門大學電腦系助理教授,廈門大學知識論與認知科學助理研究員,曾獲得首屆洪謙哲學論文獎,在《廈門大學學報(哲社版)》,《中國分析哲學》和《因明》等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曾經受邀到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參加青年學術會議,曾經受邀到臺灣大學和文化大學等高校進行學術講演,曾經受邀參加佛學,邏輯學,認知科學,知識論和分析哲學研討會。研究興趣包括邏輯與認識。在認識論方面,長期致力於佛教認識論與西方認識論的比較研究。

  一、前言
本研究的目標是希望能夠通過西方認識論和佛教認識論的比較研究,吸收和結合兩者的優勢,整理綜合出更全面嚴謹的認識論體系。有學者認為,文明之間會衝突。然而在我看來,真理不會衝突,有衝突的是謬誤。將謬誤消除之後,顯現出來的真理是朝向同一方向的。
西方認識論的優勢:邏輯與語言研究得很細緻,可以將能夠表達的東西表達得更加清楚。側重於強調概念與習慣的正面作用。可能的參考資源為:主要參考蘇格拉底,休謨,羅素和維特根斯坦等學者的思想。同時也有選擇地借鑒柏拉圖,康得,胡塞爾和弗雷格的概念框架,還有近代邏輯與語言的研究和當代腦科學的發展。
佛教認識論的優勢:深刻的洞察與智慧,並且這種經驗論是實踐取向的,與生活密切相關的,與每個人密切相關的。側重於消除概念與習氣的負面作用。可能的參考資源為:南傳阿毗達摩,北傳唯識學,因明論,量論,還有更廣泛的佛教經典和論著。

  二、這種經驗論的特徵
2.1 經驗的奠基性
重視經驗,承認作為所與的經驗,承認生活世界相對於概念框架的奠基性。承認人類的構造能力,人類生存於此生活世界,構造了各種概念框架來理解與應用於此世界。使用概念來描述生活世界,必然會受到概念本身表達能力的局限。使用概念來描述生活世界,必然也會受到概念設計者自身能力的局限。人類構造的概念框架並非完美的,總是可以被超越的。當我們超越現有的概念框架時,我們正是在愛智慧。

  2.2 這種經驗論試圖站在中道
有些理論有過於增益成分:本質主義(各種理念主義),康得的先天綜合判斷,現象學的本質直觀,概念主義,邏輯主義,科學主義(當前的科學理論可以解決或者解釋所有問題)。
有些理論有過於減損成分:唯我論,閉世界假設(現在沒有經驗到的,未來也不可能經驗到),強奧卡姆剃刀,相對主義,懷疑論。
大略來說,西方理念主義容易傾向於過分的概念執取。西方經驗論則容易傾向於唯我論和過分的懷疑論。我們的研究則希望保持一個中道。

  三、經驗:
3.1 純粹經驗:所謂純粹經驗,就是沒有概念成分的經驗,比如視覺接受到一個紅色刺激。眼耳鼻舌身意,分別認識到色聲香味觸法。前五識(眼耳鼻舌身)的認識是沒有概念成分,西方認識論也稱為感覺。

  3.2 日常經驗:所謂日常經驗,其實往往是已含有概念成分的經驗,屬於日常層面的經驗。比如說起這張桌子,我們會聯想到過去對於這張桌子的經驗,我們也會對此桌子的顏色、形狀與質地等進行綜合認識,也會想到桌子的名稱是“桌子”。

  3.3 有沒有純粹經驗?
純粹經驗,在佛教認識論近於現量自相,在西方認識論則近於感覺材料或者所與。在感覺層面是沒有對錯之分。純粹經驗只是如其所是地發生,談不上對或者錯。西方當代分析哲學的一個成見是:日常經驗帶有概念成分,所以傾向於認為所有經驗都帶有概念成分。這是錯誤的推理。
當代分析哲學的一個不好的走向是:否定得太過頭了,有些論文通過邏輯推理和概念分析,將心理內容取消,將感覺材料取消,將經驗論取消,將心靈取消。然而通過仔細的檢查,可以發現這一類論證都是有問題的。因為一個顯然的規律是:不可能通過邏輯推理和概念分析,來否定經驗事實的存在性。某個經驗事實有沒有存在,需要的是去觀察,需要的是去看,而不是邏輯和概念上的推理分析。

  四、概念化過程
概念化過程,就是根據既有的概念習得,對於所與的感覺材料進行概念化判斷歸類。比如將紅色的刺激,判斷歸類為紅的概念。當我們看到紅色的時候,眼睛感覺到某一具體的紅色刺激,然後使用“紅色”概念對之進行概念化分類判斷,最後就可以使用語言說出:“這是紅色”。在這個過程中,世界,人類認識過程和共同體語言約定三者互相關聯。
在這整個認識過程中,有一些活動具有公共可觀察性,這些活動可以使用科學來研究,這些活動不妨稱為外部活動。然而在這整個認識過程中,也有一些活動只具有第一人稱可觀察性,這些活動只能通過自我觀察來研究,這些活動也可稱為內部活動。外部活動具有公共性可重複性,內部活動則不具公共可觀察性。我們可以邀請他人一起來看這個紅色,我們卻不能夠邀請他人來看我們的概念化過程。
科學領域則側重於研究物質規律,哲學領域側重於關注認識論。當我們考察的物件是公共可觀察的物件時,比如關於物質世界的知識,這時候強調第三人稱可觀察性。當我們考察的物件是非公共可觀察的物件時,比如關於人類的認識論,這時候強調第一人稱可觀察性。
外部活動與內部活動,本來各有其意義。但是因為其可重複性與可積累性,近代科學取得了重大的進展,影響了人類的生活。然而,在這個過程中,卻也產生了科學主義崇拜,漸漸地過於重視外在活動,漸漸地過於忽視內在活動。在當代心靈哲學,有些學者甚至要取消內部活動,取消傳統認識論。

  五、概念:
5.1 概念:概念是人類的構想形成的。基於生活世界,人類進行概念構造得出概念框架,試圖來解釋與應用於生活世界。這些概念框架儘管很偉大,但是始終可能會被超越。一些實在論者則在某種程度上試圖證明現有的概念框架是完美的精確的。這種概念圖式包括科學理論與認識論。
5.2 規則:規則也是廣義上的概念。生活中的規則,比如“紅燈停,綠燈行”,這些規則來自人類的約定俗成,也是為了更好地生活於此世界。遊戲中的規則,比如足球遊戲規則,象棋遊戲規則,這些規則也是來自人類的構造設計,為了這個遊戲能夠更加有趣。比如象棋遊戲,如果有問:“帥為何不能走出九宮?”只能回答:“目前的遊戲規則是這樣設計的。”

  六、概念的正面與負面作用
基於生活世界的經驗,人類的構造能力開始起作用,對於經驗之流進行命名,概念化(現量判斷),進行推理等等。這就形成了人類的概念世界。這些概念是基於經驗形成的,我們認為這些經驗之間有某些相似性(同一性),因此概括為同一個概念和語詞之下。我們先形成了一些基本概念,比如“紅色”(各種紅色經驗的概括)。對於概念的使用,有正面的使用,也有負面的使用。概念就是對於經驗個體的概括,這些個體事物之間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概念用在相同之處,個體的相同面說是相同的,這是概念的正面作用。概念用在不同之處,個體的不同面說是相同的,這是概念的負面作用。學習概念的正面作用,這是“為學日益”,消除概念的負面作用,這是“為道日損”。
有些哲學家的工作側重于消解概念的負面作用,比如蘇格拉底,休謨和維特根斯坦等。有些哲學家的工作側重於建構概念的正面作用,比如柏拉圖,康得,弗雷格和胡塞爾等。這兩方面的工作相輔相成,一方面消解成見才能顯示真理,另一方面建構框架才能表達真理。
需要同時看到概念的正面作用與負面作用,這樣才不會落入兩端。西方理念主義會比較過於誇大概念作用了,將概念的負面作用也當成正面作用。經驗主義則是比較容易過於取消概念作用,將概念的正面作用也當成負面作用。

  七、知識概念與習氣模式
理性向外觀察,科學研究已經很不錯了,認識論有自己更重要的任務。認識論的目光應該更多地向內觀察。所謂“我”,是一種經驗的積累。我們對於內在的概念與習性都是自己構造起來的,也因此我們內在概念與習性都是可以消除的。
保留那些正面的,消除那些負面的。沒有科學的情況下,我們可以製造這麼多概念混亂與情緒混亂,那麼同樣地,不需要科學的?明,我們也可以消除這些概念混亂與情緒混亂。所以,哲學絕不僅僅是一種哲學家的遊戲,而是可以應用於每個人的身上。哲學絕不僅僅是一種理論上的遊戲,而是可以應用於生活實踐中的。

  八、消除概念的負面作用

  8.1 西方哲學中的本質追求傾向
從柏拉圖以來,西方哲學呈現出一種通過理念(/概念)架構來追求真理的傾向。康得的先天綜合判斷,胡塞爾的本質直觀,都有這樣的傾向。這樣傳統認識論的努力,還是集中於通過內在認識來接近真理。到了近當代,弗雷格開創了分析哲學流派,注重於研究認識中具有公共性和客觀性的部分,區分出客觀觀念與主觀觀念。後期分析哲學重視邏輯哲學和語言哲學的研究,漸漸忽視內在觀念的研究,漸漸地略過內在觀念直接來討論知識與世界。分析哲學的優點是研究邏輯和語言的規律,為人類做出了偉大貢獻。然而,分析哲學的一個不好傾向是將主觀當成了客觀,將人類某一時期共同具有的觀念當成普遍的真理,將某一時期的科學理論當成自然規律本身,這會在某種程度上抑制創新與超越。分析哲學的一個當代走向:害怕落入內在觀念的泥潭,卻撞入了概念主義的銅牆鐵壁。
從柏拉圖到當代西方哲學,他們共同的傾向是認為:我們之所以沒有接近真理,是因為我們知道得太少。為了追求真理,我們應該從正向建構具有真理性的知識體系。
然而,真理之不能接近,一方面是因為知道得太少(沒有知識),另一方面是因為對於所知道的進行錯誤推廣(成見增益)。西方近代哲學側重解決知道得太少的問題,研究真理論,研究知識論,卻不消解知道過多的問題,不研究成見論,不研究謬誤論。我們之愛真理,一方面固然是通過正向地建構來完成,另一方面更需要通過負向地消解來完成。也就是說,一方面需要正面地建構認識論,科學理論,邏輯學和語言哲學,另一方面更需要消解和超越既有認識論,科學理論,邏輯學和語言哲學中的成見,也需要消解和超越常識心理學中的成見與煩惱。
有些學者會認為成見與煩惱有什麼研究的價值,但是我們如果不研究成見與煩惱生起的規律,我們又如何可以消除成見與煩惱呢?更嚴重地,我們可以接近真理嗎?我們想追求真理,但是我們走的方向是正確的嗎?有些學者拿著自己的成見當成真理,有些政治領袖拿著自己的偏見當成真理,正是一種理念的傲慢。

  8.2 近代反本質主義的傾向
近代胡塞爾提出了“本質直觀”的方法,期望用普遍性的本質,來拯救相對主義。他的方法與柏拉圖有近似之處,也是有可疑之處的。“紅”的背後,有“紅”的本質嗎?後期的胡塞爾,從“本質直觀”,到“本質直觀的變更法”,再到“類型化統覺”,“本質”越來越成為構造中的“本質”——變化中的“本質”。
這種構造性,預示著另外一種解決相對主義的問題。既然一切處於變化之中,那麼我們的成見也是處於變化之中。我們既然可以塑造起我們的成見,我們也可以放下我們的成見。當我們放下我們的成見時,我們就獲得了真理。當我們放下成見時,我們就成為一體。
相對主義的原因是A有A的成見,B有B的成見,所以解決相對主義的方法是,A放下A的成見,B放下B的成見。
維特根斯坦做出了類似的症斷:“不要想,而要看”,所謂想,就是根據成見往前沖,所謂看,就是看清成見其實不是真理,對於成見的生成過程進行觀察,然後給予消除。維特根斯坦看到,在同一個語詞或者概念之下,其實依附著各種各樣不同的事物。如果我們想從這些事物之間,抽象出一個共同的特徵,有時候是做不到的。這就是所謂的“家族相似性”。
從胡塞爾,海德格爾和維特根斯坦的思想中,其實西方哲學界已經吹響了一種反對本質主義追求,概念化追求,邏輯中心追求的號角。可惜的是,近當代西方哲學又在重返本質主義和概念主義,以一種自然化的外殼。

  8.2 消除概念的負面作用
要消除概念的負面作用,需要看到概念的負面作用,不要再將負面作用當成正面作用。看到,是消除的開始。看到,是變化的開始。所以,“看”對於哲學很重要。有時候,我也稱為“洞察”。維特根斯坦強調:“不要想,而要看”,我更強調“向內看”,因為概念構造過程發生在內部,通過自我觀察可以發現。
在知性方面,我們面對著各種情境,形成了各種錯見成見。我們往往以成見來指導自己的行為,這樣就形成了各種衝突與對立。如果我們可以向內觀察成見形成和起作用的過程,也就可以消解成見對於我們的控制力。成見在內心形成,同樣也可以在內心消解。在科學理論層次也是類似,偉大的科學家總是善於看到和突破前人概念框架的局限之處,提出更有解釋力的新的概念框架,比如相對時空與量子的提出都是對於科學成見和日常成見的突破。
在情緒方面,我們面對著各種情境,也形成了各種習氣。我們往往以習氣來指導自己的行為,這樣就形成了各種煩惱與痛苦。如果我們可以向內觀察習氣形成和起作用的過程,也就可以消解習氣對於我們的控制力。習氣在內心形成,同樣也可以在內心消解。解鈴還須系鈴人。
成見與煩惱之于心靈,相當於病毒之於電腦。當電腦程式出現錯誤的時候,我們需要找到錯誤發生的位置,然後修正程式使其正常運行。當心靈出現煩惱的時候,我們也需要定位煩惱發生的位置,然後修正我們錯誤的成見。人腦異於電腦的主要地方在於,人腦可以自己調試自己。成見與煩惱是我們自己構造起來的,同樣我們自己也可以解構它們。這也正是認識論研究的作用。

  九、這種新經驗論的特點
1、中立性:中立於一切假設。比如唯心論傾向於將所有事物歸結為心靈,物理主義傾向於將所有事物歸結為物質。這種經驗論則中立於所有的假設。將與經驗無關的假設部分抽離掉,只保留與經驗有關的部分,這是一種對於概念框架的經驗化歸約。一個唯心論的概念框架與一個唯物論的概念框架,在進行經驗化歸約之後,可以是等價的。
2、實用性:不關心無法檢驗的假設,而是將能量投入於生活世界相關的問題。我們來看一下這個觀點:對於概念、情緒與習氣,我們能否改變它們呢?我認為這是很顯然的,我們一方面在構造這些事物,一方面我們也可以解構這些事物。這裡正是自由選擇作用的地方。如果同意這一點,那麼這種自由選擇的能力,就可以改變我們的概念、情緒與習氣。這種經驗論關注的是這一部分。
3、可超越性:承認概念的構造性,也就承認了概念的可以解構性。所以,我們可以製造成見與煩惱,我們一定也可以消解成見與煩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概念框架,每個人的概念框架都是可錯的,也就是說可以被超越的。每個科學理論也都有它的概念框架,每個科學理論的概念框架也都是可錯的——可以被更加精確化的。通過細緻的觀察,可以看到其中的成見和混亂之處,可以超越現有的概念框架。正是在這種超越的過程中,哲學之真精神——愛智慧——得到了體現。
4、更全面性:首先,本研究宣導將分析哲學的方法推廣到對於主觀觀念的分析。在我看來,所謂客觀觀念或者客觀概念,不過是大家共同持有的主觀觀念而已。因為共同持有,所以這些主觀觀念就具有了某種主體間性與所謂的客觀性。其次,本研究宣導將認識論的研究方法應用到情緒與習氣的研究,研究情緒與習氣反應的生起規律,研究如何消除情緒與習氣對於我們的控制。第三,使用西方的邏輯學,語言學,認識論的知識,可以用契合當代的方式表達佛教認識論的精髓,可以顯現佛教認識論的當代意義。最後,本研究將愛知識與愛智慧結合在一個認識論體系之中,既肯定現有知識的正面價值,也鼓勵超越現有知識中的成見。現有知識的表達,需要邏輯與語言的能力。超越現有知識的成見,則需要觀看與洞察。

  致謝:這個比較研究,我進行十年左右了。在這個過程中,得到過大陸,香港,臺灣甚至海外很多老師和學術機構的鼓勵和幫助!最後,謝謝大家的光臨交流!

  相關論文:
1、莊朝暉,淺談邏輯的演變及其與其他學科的關係,《廈門大學學報(哲社版)》,2002增刊
2、莊朝暉,《現量與比量之間──作為佛教知識論與現象學比較研究個例》,《靈山海會》第二十二期(剛曉法師主編),http://www.lingshh.com/22-a/xlybl.htm
3、莊朝暉,因明論--一個基於事實的誘導推理系統,《邏輯與認知》,2003年第1卷第2期
4、莊朝暉,次協調邏輯系統要麼語法等價於某一協調系統,要麼無所謂“次協調”,《邏輯與認知》,第1卷第2期,2003年
5、莊朝暉,佛教知識論與西方知識論的若干比較,香港《人文》2005年10月第142期
6、莊朝暉,理念主義與形式主義的巴別塔,《心智與計算》,第2期,2007
7、莊朝暉,基於直覺主義對哥德爾不完全性定理的評論,《廈門大學學報(哲社版)》,第2期,2008
8、莊朝暉,基於同例與異例的溯因推理,《廈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第4期,2008
9、莊朝暉,關於何為知識的思考,“科學視野裡的佛教”研討會,山西太原,中國佛教協會主辦,2008年10月(編入《佛教.文化.科學.慈善》,中華宗教文化交流協會編,上海辭書出版社,ISBN978-7-5326-2823-0,P328-P337)
10、莊朝暉,為基礎論奠基--從現象學和量論的角度,「哲學:東西之際」華人青年學術會議,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主辦,2009年5月
11、莊朝暉,基於對角線引理和維特根斯坦思想對於悖論的分析,第六屆全國分析哲學學術研討會,山西大學,中國,2010年8月(入選《中國分析哲學 2010》)
12、Chaohui Zhuang, Wittgenstein’s analysis on Cantor’s diagonal argument, Proceedings of the 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gnitive Science, Beijing, China, Aug., 2010.
13、Chaohui Zhuang, On the general form of the Grue Paradox, Proceedings of the 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gnitive Science, Beijing, China, Aug., 2010.
14、莊朝暉,一個帶有依賴關係的知識庫,《廈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第50卷第6期,2011年11月,989-993.
15、莊朝暉,關於對角線方法和停機問題的評論,第五屆兩岸邏輯教學與研究學術會議,重慶西南大學,2012年4月.
16、莊朝暉,西方知識論與佛教知識論的比較研究,第三屆道與德研討會,臺灣文化大學哲學系,2012年5月.
17、莊朝暉,關於經驗論的所謂教條,《中國分析哲學2011》,浙江大學出版社,2012年8月
18、莊朝暉,自由意志:約束條件下的自由選擇,第八屆全國分析哲學研討會,山東大學哲學系,2012年8月.
19. 莊朝暉,關於塞拉斯的所與神話,知識論與認知科學研討會,廈門大學哲學系,2012年11月.
20、莊朝暉,現量無所謂對錯,《因明》(已錄用)

  2012年11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