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蕺 山 對 朱 子 的 褒 揚 、 批 評 及 轉 進

張 萬 鴻

 

 

 

一 . 蕺 山 對 朱 子 之 褒 揚

甲 . 朱 子 之 參 究 「 中 和 」 問 題

  朱 子 於 《 中 庸 》 首 章 中 之 「 中 」 「 和 」 問 題 , 多 年 來 反 覆 推 敲 , 於 建 立 其 自 家 系 統 , 謂 有 「 的 實 見 處 」 後 , 料 檢 舊 日 與 師 友 往 還 之 書 稿 , 以 昔 日 「 非 是 」 「 乖 戾 」 之 論 為 《 中 和 舊 說 》 ( 1) 。 由 是 , 其 系 統 確 立 後 之 中 和 論 說 , 牟 宗 三 先 生 標 名 為 《 中 和 新 說 》 ( 2) , 本 文 無 意 細 察 朱 子 苦 參 中 和 問 題 前 後 之 歷 程 , 唯 欲 借 此 數 書 以 明 朱 子 對 《 中 庸 》 首 章 之 「 中 」 「 和 」 並 「 致 中 和 」 工 夫 之 論 說 為 何 耳 。

  第 一 書 《 與 張 敬 夫 書 》 :

  「 人 自 有 生 , 即 有 知 識 。 事 物 來 交 , 應 接 不 暇 。 念 念 遷 革 , 以 至 于 死 , 其 間 初 無 頃 刻 停 息 。 舉 世 皆 然 也 。 然 聖 賢 之 言 , 則 有 所 謂 未 發 之 中 , 寂 然 而 不 動 者 。 夫 豈 以 日 用 流 行 者 為 已 發 , 而 指 夫 暫 而 休 息 , 不 與 事 接 之 際 為 未 發 時 耶 ? 嘗 試 以 此 求 之 , 則 泯 然 未 覺 之 中 , 邪 暗 鬱 塞 , 似 非 虛 明 應 物 之 體 , 而 幾 微 之 際 , 一 有 覺 焉 , 則 又 便 為 已 發 , 而 非 寂 然 之 謂 。 蓋 愈 求 愈 不 可 見 。 於 是 退 而 驗 于 日 用 之 間 , 則 凡 感 之 而 通 , 觸 之 而 覺 , 蓋 有 渾 然 全 體 應 物 而 不 窮 者 , 是 乃 天 命 流 行 , 生 生 不 已 之 機 , 雖 一 日 之 間 , 萬 起 萬 滅 , 而 其 寂 然 之 本 體 , 則 未 嘗 不 寂 然 也 。 所 謂 未 發 , 如 是 而 已 。 夫 豈 別 有 一 物 , 限 于 一 時 , 拘 於 一 處 , 而 可 以 謂 之 中 哉 ? ( 3)

  然 則 天 理 本 真 , 隨 處 發 見 , 不 少 停 息 者 , 其 體 用 固 如 是 , 而 豈 物 欲 之 私 所 能 壅 遏 而 梏 亡 之 哉 ? 故 雖 汨 于 物 欲 流 蕩 之 中 , 而 其 良 心 萌 蘗 亦 未 嘗 不 因 事 而 發 見 。 學 者 于 是 致 察 而 操 存 之 , 則 陷 于 禽 獸 , 則 誰 之 罪 哉 ? ( 下 略 ) 」 ( 4) ( 第 二 段 蕺 山 之 評 論 未 錄 )

  此 書 乃 朱 子 三 十 七 歲 時 所 寫 , 自 注 曰 「 此 書 非 是 。 但 存 之 以 見 議 論 之 本 末 。 」 文 中 所 論 有 二 : 一 是 以 「 天 命 流 行 , 生 生 不 已 之 機 」 為 未 發 、 為 寂 然 之 本 體 , 即 中 體 ; 一 是 「 致 察 而 操 存 」 那 「 因 事 而 發 見 」 之 「 良 心 」 , 便 不 放 失 。

  第 二 書 《 又 答 張 敬 夫 書 》 :

  「 … 大 抵 目 前 所 見 , 累 書 所 陳 者 , 只 是 儱 侗 地 見 得 個 大 本 達 道 底 影 像 , 便 執 認 以 為 是 了 , 卻 於 致 中 和 一 句 , 全 不 曾 入 思 議 。 所 以 累 蒙 教 , 告 以 求 仁 之 為 急 , 而 自 覺 殊 無 立 腳 下 工 夫 處 。 蓋 只 見 得 個 直 截 根 源 , 傾 湫 倒 海 底 氣 象 , 日 間 但 覺 為 大 化 所 驅 , 如 在 洪 濤 巨 浪 之 中 , 不 容 少 頃 停 泊 。 蓋 其 所 見 一 向 如 是 , 以 故 應 事 接 物 處 , 但 覺 粗 厲 勇 果 增 倍 於 前 , 而 寬 裕 雍 容 之 氣 , 略 無 毫 髮 。 雖 竊 病 之 , 而 不 知 其 所 自 來 也 。 而 今 以 後 , 乃 知 浩 浩 大 化 之 中 一 家 亦 自 有 一 個 安 宅 , 正 是 自 家 安 身 立 命 , 主 宰 知 覺 處 , 所 以 立 大 本 行 達 道 之 樞 要 。 所 謂 「 體 用 一 源 , 顯 微 無 間 」 者 乃 在 于 此 。 而 前 此 方 往 方 來 之 說 , 正 是 手 忙 足 亂 , 無 著 身 處 。 道 邇 求 遠 , 乃 至 于 是 , 亦 可 笑 矣 ! ( 下 略 ) 」 ( 5)

  此 書 與 前 書 同 時 , 然 其 間 尚 有 數 書 往 還 , 今 據 蕺 山 之 選 評 而 不 錄 , 所 論 大 抵 是 認 為 已 發 未 發 間 「 了 無 間 斷 隔 截 處 」 ( 6) , 而 「 已 發 者 人 心 」 、 「 未 發 者 皆 其 性 」 ( 7) 。 就 此 書 內 容 言 , 應 是 對 前 數 書 之 一 個 反 省 , 所 得 者 有 二 : 一 是 以 從 前 所 執 認 之 體 「 只 是 儱 侗 地 見 得 個 大 本 達 道 底 影 像 」 , 即 不 以 之 為 然 ; 一 是 今 後 「 乃 知 浩 浩 大 化 之 中 一 家 自 有 一 個 安 宅 , 正 是 自 家 安 身 立 命 , 主 宰 知 覺 處 」 , 亦 即 「 立 大 本 行 達 道 之 樞 要 」 。

  第 三 書 《 答 張 欽 夫 書 》 :

  「 … 因 復 體 察 , 見 得 此 理 須 以 心 為 主 而 論 之 , 則 性 情 之 德 , 中 和 之 妙 , 皆 有 條 而 不 紊 矣 。 然 人 之 一 身 , 知 覺 運 用 莫 非 心 之 所 為 , 則 心 者 固 所 以 主 于 身 而 無 動 靜 語 默 之 間 者 也 。 然 方 其 靜 恢 , 事 物 未 至 , 思 慮 未 萌 , 而 一 性 渾 然 , 道 義 全 具 ; 其 所 謂 中 乃 心 之 所 以 為 體 , 而 寂 然 不 動 者 也 。 及 其 動 也 , 事 物 交 至 , 思 慮 萌 焉 , 則 七 情 迭 用 , 各 有 攸 主 ; 其 所 謂 和 乃 心 之 所 以 為 用 , 感 而 遂 通 者 也 。 然 性 之 靜 也 , 而 不 能 不 動 , 情 之 動 也 , 而 必 有 節 焉 , 是 則 心 之 所 以 寂 然 感 通 , 周 流 貫 徹 , 而 體 用 未 始 相 離 者 也 。 然 人 有 是 心 而 或 不 仁 , 則 無 以 著 此 心 之 妙 ; 人 雖 欲 仁 而 或 不 敬 , 則 無 以 著 求 仁 之 功 。 蓋 心 主 乎 一 身 , 而 無 動 靜 語 默 之 間 , 是 以 君 子 之 于 敬 , 亦 無 動 靜 語 默 而 不 用 其 力 焉 。 未 發 之 前 是 敬 也 , 固 已 立 乎 存 養 之 實 , 已 發 之 際 是 敬 也 , 又 常 行 乎 省 察 之 間 。 方 其 存 也 , 思 慮 未 萌 , 而 知 覺 不 昧 , 是 則 靜 中 之 動 , 復 其 所 以 見 天 地 之 心 也 。 及 其 察 也 , 事 物 紛 糾 , 而 品 節 不 差 , 是 則 動 中 之 靜 , 艮 之 所 以 不 獲 其 身 , 不 見 其 人 也 。 有 以 主 乎 靜 中 之 動 , 是 則 寂 而 未 嘗 不 感 , 有 以 察 乎 動 中 之 靜 , 是 則 感 而 未 嘗 不 寂 。 寂 而 常 感 , 感 而 常 寂 , 此 心 之 所 以 周 流 貫 徹 , 而 無 一 息 之 不 仁 也 。 ( 8)

  然 則 君 子 之 所 以 致 中 和 , 而 天 地 位 , 萬 物 育 者 , 本 此 而 已 。 蓋 主 于 身 而 無 動 靜 語 默 之 間 者 , 心 也 。 仁 則 心 之 道 , 而 敬 則 心 之 貞 也 。 此 徹 上 徹 下 之 道 , 聖 學 之 本 。 統 明 乎 此 , 則 性 情 之 德 , 中 和 之 妙 , 可 一 言 而 盡 矣 。 ( 下 略 ) 」 ( 9) ( 第 二 段 蕺 山 之 評 論 未 錄 )

  此 書 成 于 朱 子 四 十 歲 中 和 新 說 完 成 之 後 , 所 錄 一 段 乃 朱 子 對 中 和 說 直 陳 己 意 之 定 論 , 以 後 之 發 展 皆 未 出 此 書 綱 領 之 外 , 所 論 要 點 有 二 : 一 是 「 以 心 為 主 , 則 性 情 各 有 統 理 」 , 即 「 心 統 性 情 」 , 涵 心 性 情 三 分 之 格 局 , 而 中 和 即 心 之 體 用 ; 一 是 「 敬 」 之 工 夫 周 流 乎 存 養 與 省 察 , 即 「 敬 貫 動 靜 」 也 。

  第 四 書 《 與 湖 南 諸 公 論 中 和 第 一 書 》 :

  「 中 庸 未 發 之 義 , 前 此 認 得 流 行 之 體 , 又 因 程 子 「 凡 言 心 者 皆 指 已 發 而 言 」 , 遂 目 心 為 已 發 , 性 為 未 發 。 然 觀 程 子 諸 書 , 多 所 不 合 。 因 復 思 之 , 乃 知 前 日 之 說 , 非 惟 心 性 之 名 , 命 之 不 當 , 而 日 用 工 夫 全 無 本 領 。 蓋 所 失 者 不 但 文 義 之 間 而 已 。 按 文 集 遺 書 諸 說 , 似 皆 以 思 慮 未 萌 , 事 物 未 至 之 時 , 為 喜 怒 哀 樂 之 未 發 。 當 此 之 時 , 卻 是 此 心 寂 然 不 動 之 體 , 而 天 命 之 性 當 體 具 焉 。 以 其 無 過 不 及 , 不 偏 不 倚 , 故 謂 之 中 , 及 其 感 而 遂 通 天 下 之 故 , 則 喜 怒 哀 樂 之 情 發 焉 , 而 心 之 用 可 見 。 以 其 無 不 中 節 , 無 所 乖 戾 , 故 謂 之 和 。 此 則 人 心 之 正 , 而 性 情 之 德 然 也 。 然 未 發 之 前 , 不 可 尋 覓 ; 已 發 之 後 , 不 容 安 排 。 但 平 日 莊 敬 涵 養 之 功 至 , 而 無 人 欲 之 私 以 亂 之 , 則 其 未 發 也 , 鏡 明 水 止 ; 而 其 發 也 , 無 不 中 節 矣 , 此 是 日 用 本 領 工 夫 。 至 于 隨 事 省 察 , 即 物 推 明 , 亦 必 以 是 為 本 。 而 「 于 已 發 之 際 觀 之 」 , 則 其 具 于 未 發 之 前 者 , 固 可 默 識 。 故 程 子 之 答 蘇 季 明 , 反 復 論 辯 , 極 於 詳 密 , 而 卒 不 過 以 敬 為 言 。 又 曰 : 「 敬 而 無 失 , 即 所 以 中 」 , 又 曰 : 「 入 道 莫 如 敬 , 未 有 致 知 而 不 在 敬 者 」 , 又 曰 : 「 涵 養 須 用 敬 , 進 學 則 在 致 知 」 , 蓋 為 此 也 。 ( 10) ( 第 一 段 蕺 山 之 選 評 未 錄 )

  向 來 講 論 思 索 , 直 以 心 為 己 發 , 而 日 用 工 夫 亦 止 以 察 認 端 倪 為 最 初 下 手 處 , 以 故 闕 卻 平 日 涵 養 一 段 工 夫 , 使 人 胸 中 擾 擾 , 無 深 潛 純 一 之 味 , 而 其 發 之 言 語 事 為 之 間 。 亦 常 急 迫 浮 露 , 無 復 雍 容 深 厚 之 風 。 蓋 所 見 一 差 , 其 害 乃 至 於 此 , 不 可 不 審 也 。 ( 下 略 ) 」 ( 11)

  此 書 實 成 于 第 三 書 之 前 , 今 依 蕺 山 之 編 次 移 後 。 內 容 涉 及 朱 子 於 反 覆 思 量 昔 日 所 言 , 覺 有 未 妥 之 處 , 於 是 有 中 和 新 說 焉 , 所 論 有 二 : 一 是 指 出 舊 說 以 「 心 為 已 發 , 性 為 未 發 」 為 非 , 而 以 為 未 發 之 「 中 」 實 應 是 就 心 之 寂 然 說 , 即 平 靜 之 心 境 ; 然 而 亦 隱 涉 性 之 渾 然 , 即 於 心 之 收 斂 凝 聚 而 合 道 時 , 性 「 渾 然 而 全 具 」 , 所 謂 「 此 心 寂 然 不 動 之 體 , 而 天 命 之 性 當 體 具 焉 」 ; 此 即 將 中 體 支 解 為 心 與 性 , 二 者 平 行 而 非 一 ; 一 是 指 出 舊 說 以 「 察 于 良 心 之 發 見 」 為 工 夫 為 非 , 致 「 日 用 工 夫 全 無 本 領 」 , 而 應 於 「 未 發 之 前 , 不 可 尋 覓 」 處 施 「 莊 敬 涵 養 之 功 」 , 標 「 先 涵 養 後 察 識 」 為 本 領 工 夫 。

  綜 而 論 之 , 第 一 書 言 及 以 「 天 命 流 行 , 生 生 不 已 之 機 」 為 「 未 發 之 中 體 」 , 而 所 謂 「 天 命 流 行 , 生 生 不 已 之 機 」 是 本 於 「 維 天 之 命 , 於 穆 不 已 」 而 說 。 「 天 命 流 行 之 體 」 亦 即 萬 物 「 生 生 不 已 之 機 」 。 此 機 竅 發 動 , 萬 物 乃 得 以 生 生 不 已 。 朱 子 遍 閱 北 宋 諸 家 之 書 , 對 此 自 有 所 聞 , 故 此 時 亦 以 「 天 命 流 行 之 體 」 說 「 中 」 。 此 中 體 自 非 「 別 有 一 物 , 限 於 一 時 , 拘 於 一 處 」 。 就 工 夫 而 言 , 乃 係 「 致 察 而 操 存 」 那 「 因 事 而 發 見 」 之 「 良 心 」 。 如 此 言 工 夫 , 實 是 孟 子 「 求 放 心 」 之 路 。 孟 子 以 降 , 明 道 言 「 先 識 仁 … … 識 得 此 理 , 以 誠 敬 存 之 」 , 五 峰 言 「 先 識 仁 之 體 」 , 皆 表 示 致 察 操 存 之 工 夫 , 唯 是 落 在 使 此 本 心 呈 現 上 用 , 因 而 有 「 先 察 識 後 涵 養 」 之 說 。 朱 子 此 時 所 論 , 實 亦 指 向 此 路 。 就 此 而 言 , 朱 子 此 書 所 論 實 乃 聖 學 正 宗 , 何 以 自 注 「 此 書 非 是 」 ? 蓋 朱 子 此 時 只 是 在 用 語 上 如 此 說 , 諸 語 之 實 義 及 其 間 之 脈 絡 他 並 無 真 切 之 體 悟 , 亦 不 真 信 得 入 , 故 於 建 立 其 自 家 系 統 後 , 便 覺 此 書 所 言 非 是 。 吾 人 何 以 知 之 ? 觀 乎 第 二 書 所 言 可 明 。 第 二 書 若 只 孤 離 地 看 , 本 甚 好 。 因 提 及 「 知 浩 浩 大 化 中 一 家 自 有 一 個 安 宅 … … 所 以 立 大 本 行 達 道 之 樞 要 」 , 若 謂 此 「 安 宅 」 即 前 者 所 言 之 中 體 , 天 命 流 行 之 體 , 本 心 , 則 無 問 題 。 但 朱 子 實 係 於 反 省 從 前 所 執 認 之 體 「 只 是 儱 侗 地 見 得 個 大 本 達 道 底 影 像 」 後 , 始 言 「 安 宅 」 之 語 , 好 像 在 前 書 所 說 之 中 體 以 外 , 還 另 有 一 個 安 宅 。 由 此 反 證 , 他 對 前 書 之 諸 辭 語 並 無 真 切 之 體 悟 , 所 謂 「 天 命 流 行 之 體 」 , 實 只 是 著 實 于 氣 化 不 息 之 跡 上 來 理 解 , 故 只 覺 是 一 個 「 浩 浩 大 化 」 , 只 覺 得 是 「 只 見 得 個 直 截 根 源 , 傾 湫 倒 海 底 氣 象 , 日 用 間 但 覺 得 為 大 化 所 驅 , 如 在 洪 濤 巨 浪 之 中 不 容 少 頃 停 泊 」 云 云 , 其 所 蘊 涵 之 義 理 方 向 更 不 能 有 所 把 握 矣 。 再 者 , 朱 子 此 書 所 謂 之 「 安 宅 」 究 竟 是 甚 麼 , 既 已 自 我 否 定 其 非 為 「 天 命 流 行 之 體 」 , 那 將 是 甚 麼 呢 ? 朱 子 於 此 並 無 交 待 。 倘 朱 子 真 能 提 出 一 個 解 答 , 則 於 此 時 已 建 立 中 和 新 說 , 不 待 四 十 歲 矣 。 由 此 可 知 , 此 書 只 空 提 出 一 個 安 宅 。 查 朱 子 於 兩 年 後 三 十 九 歲 所 寫 之 《 答 石 子 重 書 》 亦 謂 此 語 「 有 病 」 :

  「 大 化 之 中 自 有 安 宅 , 此 立 語 固 有 病 。 然 當 時 之 意 卻 是 要 見 自 家 主 宰 處 。 所 謂 大 化 , 須 就 此 識 得 。 然 後 鳶 飛 魚 躍 , 觸 處 洞 然 。 若 但 泛 然 指 天 指 地 , 說 個 大 化 便 是 安 宅 , 安 宅 便 是 大 化 , 卻 恐 顢 頇 儱 侗 , 非 聖 門 求 仁 之 學 也 。 」 ( 12)

  第 三 書 實 係 根 據 第 四 書 之 內 容 重 新 予 以 消 化 而 組 織 得 更 有 條 理 而 完 整 , 乃 中 和 新 說 最 成 熟 最 圓 融 之 表 達 , 時 間 上 較 第 四 書 為 後 , 本 文 因 遷 就 蕺 山 之 論 評 而 移 前 。 又 第 四 書 之 內 容 與 朱 子 《 已 發 未 發 說 》 ( 13) 之 內 容 大 致 相 同 , 只 因 寄 與 友 人 , 辭 語 稍 加 修 改 , 故 較 簡 潔 明 當 。 此 一 說 二 書 , 乃 朱 子 中 和 新 說 之 發 端 與 完 成 時 期 之 重 要 著 作 也 , 今 一 併 加 以 敘 述 。 朱 子 於 《 已 發 未 發 說 》 , 「 中 」 尚 兼 指 心 性 兩 面 而 言 , 及 至 《 第 四 書 》 與 《 第 三 書 》 , 則 單 就 心 之 寂 然 不 動 說 「 中 」 , 只 是 由 心 之 寂 然 見 性 之 渾 然 。 第 三 書 中 「 須 以 心 為 主 而 論 之 」 即 「 心 則 通 貫 乎 已 發 未 發 之 間 」 ( 14) 、 所 謂 「 心 統 性 情 」 ( 15) 也 。 由 中 字 見 性 之 渾 然 , 由 和 字 見 情 之 中 節 , 皆 由 心 以 通 貫 之 , 此 是 就 中 和 說 心 之 「 周 流 貫 徹 」 , 由 其 通 貫 乎 性 情 而 見 其 自 身 , 「 寂 然 感 通 , 周 流 貫 徹 而 體 用 未 始 相 離 」 及 「 周 流 貫 徹 而 無 一 息 之 不 仁 」 。 由 此 可 知 朱 子 之 「 致 中 和 」 工 夫 實 是 在 心 上 做 。 第 三 書 又 言 「 人 有 是 心 , 而 或 不 仁 , 則 無 以 著 此 心 之 妙 。 人 雖 欲 仁 而 或 不 敬 , 則 無 以 致 求 仁 之 功 」 此 顯 見 朱 子 之 心 非 孟 子 之 本 心 , 乃 屬 於 氣 者 也 , 因 此 心 自 身 雖 由 情 變 之 發 而 見 其 「 寂 然 不 動 」 , 然 實 非 「 至 神 」 之 「 寂 然 不 動 」 , 故 其 自 身 並 不 能 必 然 地 分 析 地 即 函 「 感 而 遂 通 」 , 而 須 通 過 「 敬 」 之 工 夫 ( 所 謂 莊 敬 涵 養 ) 使 之 收 斂 凝 聚 而 合 于 道 , 與 道 偕 行 , 始 能 主 宰 乎 情 變 , 而 使 之 發 而 中 節 , 因 而 亦 見 其 為 感 而 遂 通 , 而 性 亦 粲 然 而 明 著 矣 。 若 非 敬 之 工 夫 , 則 其 寂 然 不 動 , 不 必 能 函 「 感 而 遂 通 」 也 。 此 顯 見 朱 子 之 心 是 平 說 的 中 性 的 實 然 之 心 。 若 依 孟 子 之 本 心 言 , 焉 有 「 人 有 是 心 而 或 不 仁 」 之 說 ? 本 心 即 仁 體 也 , 心 之 仁 不 待 仁 外 之 敬 以 致 之 , 仁 體 即 敬 也 。 又 所 謂 「 仁 則 心 之 道 , 敬 則 心 之 貞 」 , 心 不 即 是 仁 , 心 之 道 方 是 仁 , 視 仁 為 道 , 等 於 視 仁 為 理 , 是 則 心 之 「 寂 然 感 通 , 周 流 貫 徹 」 之 妙 , 須 因 仁 道 之 顯 現 而 後 能 著 。 而 仁 道 之 顯 現 又 須 賴 「 敬 」 以 致 之 , 「 敬 則 心 之 貞 」 敬 乃 係 使 心 氣 貞 定 與 凝 聚 。 敬 , 外 在 地 說 , 即 是 齋 莊 之 儀 容 , 內 在 地 通 于 心 說 , 即 是 心 氣 之 貞 定 。 心 氣 自 身 可 如 此 , 可 不 如 此 , 故 必 須 先 從 外 部 齋 莊 整 肅 以 收 斂 凝 聚 之 , 使 其 常 如 此 , 此 即 所 謂 敬 之 工 夫 , 亦 即 涵 養 也 。 如 此 言 敬 , 可 知 是 後 天 工 夫 意 義 之 敬 。 朱 子 如 此 言 心 、 仁 、 敬 三 者 之 關 聯 , 可 知 其 非 創 生 直 貫 之 縱 貫 系 統 , 而 為 靜 涵 靜 攝 之 系 統 也 。 是 以 雖 言 心 之 寂 然 感 通 周 流 貫 徹 , 而 實 是 靜 涵 靜 攝 之 周 流 貫 徹 , 而 非 立 體 的 實 體 之 創 生 直 貫 所 成 之 周 流 貫 徹 也 。 由 此 可 見 , 舊 說 新 說 之 別 乃 兩 系 義 理 之 別 。

  再 者 , 《 第 四 書 》 曰 「 但 平 日 莊 敬 涵 養 之 功 至 , 而 無 人 欲 之 私 以 亂 之 , 則 其 未 發 也 , 鏡 明 水 止 , 而 其 發 也 , 無 不 中 節 矣 。 此 是 日 用 本 領 工 夫 。 至 于 隨 事 省 察 , 即 物 推 明 , 亦 必 以 是 為 本 。 而 于 已 發 之 際 觀 之 , 則 其 具 于 未 發 之 前 固 可 默 識 」 , 此 謂 因 靜 時 所 見 心 之 寂 然 與 性 之 渾 然 無 可 窮 索 , 無 可 尋 覓 , 即 無 法 可 辨 察 , 故 只 能 施 涵 養 或 存 養 之 功 , 而 不 能 施 察 識 之 功 。 此 即 靜 養 動 察 之 分 屬 , 朱 子 於 此 時 即 認 未 發 時 之 「 莊 敬 涵 養 」 為 「 本 領 工 夫 」 , 而 以 舊 說 之 「 察 於 良 心 之 發 見 」 為 本 領 工 夫 為 非 。 而 以 前 直 以 「 心 為 已 發 」 , 故 只 重 動 察 , 致 缺 卻 涵 養 也 。 今 既 知 心 有 已 發 時 , 亦 有 未 發 時 , 則 未 發 時 之 須 莊 敬 涵 養 自 凸 顯 矣 。 由 是 朱 子 強 調 「 先 涵 養 後 察 識 」 。 由 朱 子 之 自 我 否 定 , 可 見 他 對 於 所 謂 「 察 於 良 心 發 見 處 」 之 工 夫 其 未 真 切 把 握 。 此 「 察 」 之 實 義 應 是 於 良 心 之 因 事 發 見 而 露 端 倪 , 直 下 體 認 而 肯 認 之 以 立 體 , 此 是 一 逆 覺 之 工 夫 , 亦 是 一 種 靜 復 之 工 夫 , 「 逆 」 乃 逆 反 於 習 氣 私 欲 之 義 , 故 現 實 生 活 雖 是 動 , 此 「 察 」 字 即 表 示 靜 。 朱 子 泯 失 此 「 靜 復 以 立 體 」 之 義 , 將 「 察 」 拖 下 來 , 而 置 于 已 發 之 動 時 說 , 認 為 只 可 于 此 動 時 說 察 識 , 即 于 心 隨 喜 怒 哀 樂 之 激 發 而 發 用 時 察 識 其 為 如 何 。 此 義 即 函 對 于 「 本 心 」 有 誤 解 , 亦 函 對 于 本 心 發 見 之 發 與 情 變 已 發 之 發 之 混 擾 , 亦 函 其 所 說 之 心 只 是 平 說 的 實 然 之 心 , 非 孟 子 之 本 心 。 所 謂 涵 養 只 是 于 動 察 以 外 補 之 以 靜 時 之 涵 養 , 則 其 涵 養 乃 成 不 自 覺 之 盲 目 空 頭 者 , 只 是 外 部 地 養 成 一 種 好 習 慣 而 已 , 並 不 函 一 超 越 的 體 證 。

乙 . 蕺 山 對 朱 子 中 和 問 題 之 看 法

  蕺 山 於 五 十 七 歲 時 增 補 友 人 劉 去 非 之 《 宋 學 宗 源 》 而 成 《 聖 學 宗 要 》 一 書 , 輯 錄 周 濂 溪 、 張 橫 渠 、 程 明 道 、 朱 熹 及 王 陽 明 之 語 , 俾 後 人 明 孔 、 孟 之 道 。 當 中 所 選 載 朱 子 之 言 , 即 前 錄 中 所 說 四 書 , 可 見 蕺 山 對 於 朱 子 參 究 中 和 問 題 之 重 視 。 在 每 一 篇 後 都 有 蕺 山 之 簡 評 , 四 篇 後 又 有 蕺 山 的 總 評 , 乃 蕺 山 對 朱 子 中 和 說 較 有 系 統 的 輯 錄 及 評 說 , 本 文 試 一 一 申 述 之 。 由 於 上 文 所 錄 之 四 篇 書 信 乃 依 蕺 山 之 編 次 , 下 文 仍 依 第 一 書 至 第 四 書 之 次 序 論 述 蕺 山 之 評 述 :

  第 一 書 :

  「 劉 蕺 山 曰 : 說 得 大 意 已 是 , 猥 不 是 限 於 一 時 , 拘 於 一 處 。 但 有 覺 處 不 可 便 謂 之 已 發 , 此 覺 性 原 自 渾 然 , 原 自 寂 然 。 」 ( 17)

  蕺 山 於 此 主 要 就 體 上 立 言 , 第 一 書 中 朱 子 以 「 天 命 流 行 , 生 生 不 已 之 機 」 為 中 體 , 此 本 不 差 , 故 蕺 山 謂 「 大 意 已 是 」 。 而 此 時 朱 子 以 心 為 已 發 , 性 為 未 發 , 心 有 覺 用 , 即 為 已 發 , 蕺 山 則 未 有 就 此 評 判 。 就 性 體 本 身 而 言 , 原 自 渾 然 寂 然 。 蕺 山 未 有 輯 錄 第 一 書 之 第 二 段 , 而 卻 於 總 評 時 言 及 「 致 察 而 操 存 」 那 「 因 事 而 發 見 」 之 「 良 心 」 的 工 夫 , 未 知 何 故 。

第 二 書 :

  「 劉 蕺 山 曰 : 這 知 覺 又 有 箇 主 宰 處 , 正 是 天 命 之 性 , 統 體 大 本 達 道 者 。 端 的 , 端 的 ! 」 ( 18)

  蕺 山 在 此 不 知 是 忘 記 朱 子 有 第 一 書 之 議 , 抑 未 察 此 書 之 自 我 否 定 從 前 所 執 定 之 體 , 只 見 提 及 「 一 家 自 有 一 箇 安 宅 」 以 為 知 覺 主 宰 , 即 大 加 贊 頌 , 失 之 孤 離 。

  第 三 書 :

  「 劉 蕺 山 曰 : 以 心 為 主 及 主 敬 之 說 , 最 為 諦 當 。 」 ( 19)

  蕺 山 似 未 把 握 朱 子 之 心 之 實 義 , 只 見 「 以 心 為 主 」 之 論 , 即 以 為 所 言 之 心 是 「 立 大 本 立 達 道 之 樞 要 」 , 見 「 敬 」 「 主 乎 存 養 之 實 」 及 「 行 乎 省 察 之 間 」 , 即 以 為 同 其 「 主 靜 敬 也 」 ( 20) 之 工 夫 。 然 則 二 人 用 字 之 義 理 背 景 並 不 一 致 , 蕺 山 之 讚 譽 不 過 取 其 所 取 而 已 。 越 一 載 , 蕺 山 又 選 輯 此 書 於 其 《 五 子 連 珠 》 一 書 , 案 語 曰 : 「 此 是 朱 子 得 統 於 濂 溪 處 。 」 可 見 蕺 山 乃 係 以 周 子 之 靜 釋 朱 子 之 敬 。

  第 四 書 :

  「 劉 蕺 山 曰 : 畢 竟 求 之 未 發 之 中 , 歸 之 主 靜 一 路 。 然 較 濂 溪 為 少 落 邊 際 , 蓋 朱 子 最 不 喜 儱 侗 說 道 理 , 故 已 見 得 後 , 仍 做 鈍 根 工 夫 。 」 ( 22)

  朱 子 於 第 四 書 所 言 , 主 要 是 設 靜 存 於 動 察 之 先 , 然 非 蕺 山 於 此 想 當 然 之 主 靜 之 路 。 蕺 山 舉 濂 溪 作 比 較 , 顯 然 是 以 為 朱 子 主 靜 之 說 乃 「 靜 復 以 立 體 」 之 逆 覺 工 夫 , 此 正 與 朱 子 之 路 相 反 。 謂 「 已 見 得 後 , 仍 做 鈍 根 工 夫 」 云 云 , 應 指 靜 存 之 後 的 動 察 而 言 。 對 蕺 山 而 言 , 靜 存 括 動 察 , 故 動 察 只 是 鈍 根 工 夫 。 查 蕺 山 於 此 四 段 簡 評 ( 可 能 是 眉 批 ) 後 , 有 一 大 段 總 評 , 錄 之 於 後 :

  「 此 朱 子 特 參 中 庸 奧 指 以 明 道 也 。 第 一 書 先 見 得 天 地 間 一 段 發 育 流 行 之 機 , 無 一 息 之 停 待 , 乃 天 命 之 本 然 , 而 實 有 所 謂 未 發 者 存 乎 其 間 , 是 即 已 發 處 窺 未 發 , 絕 無 彼 此 先 後 之 可 言 者 也 。 第 二 書 則 以 前 日 所 見 為 儱 侗 , 浩 浩 大 化 之 中 , 一 家 自 有 一 箇 安 宅 , 為 立 大 本 行 達 道 之 樞 要 , 是 則 所 謂 性 也 。 第 三 書 又 以 前 日 所 見 為 未 盡 , 而 反 求 之 于 心 , 以 性 情 為 一 心 之 蘊 , 心 有 動 靜 , 而 中 和 之 理 見 焉 , 故 中 和 只 是 一 理 , 一 處 便 是 仁 , 疑 即 向 所 謂 立 大 本 行 達 道 之 樞 要 , 然 求 仁 工 夫 只 是 一 敬 , 心 無 動 靜 , 敬 無 動 靜 也 。 最 後 一 書 又 以 工 夫 多 用 在 已 發 者 為 未 是 , 而 專 求 之 涵 養 一 路 , 歸 之 未 發 之 中 云 。 合 而 觀 之 , 第 一 書 言 道 體 也 , 第 二 書 言 性 體 也 , 第 三 書 合 性 于 心 , 言 工 夫 也 , 第 四 書 言 工 夫 之 究 竟 處 也 。 見 解 一 層 進 一 層 , 工 夫 一 節 換 一 節 。 孔 孟 而 後 , 幾 見 小 心 窮 理 如 朱 子 者 ! 愚 按 朱 子 之 學 , 本 之 李 延 年 , 由 羅 豫 章 而 楊 龜 山 , 而 程 子 , 而 周 子 。 自 周 子 有 主 靜 立 極 之 說 , 傳 之 二 程 , 其 後 羅 、 李 二 先 生 專 教 人 默 坐 澄 心 , 看 喜 怒 哀 樂 之 未 發 時 作 何 氣 象 。 朱 子 初 從 延 年 遊 , 固 嘗 服 膺 其 說 , 已 而 又 參 以 程 子 主 敬 之 說 , 靜 字 為 稍 偏 , 不 復 理 會 。 迨 其 晚 年 , 深 悔 平 日 用 功 未 免 疏 于 本 領 , 致 有 「 辜 負 此 翁 」 之 語 。 固 己 深 信 延 年 立 教 之 無 弊 , 而 學 人 向 上 一 機 , 必 于 此 而 取 則 矣 。 《 湖 南 答 問 》 誠 不 知 出 於 何 時 , 考 之 原 集 , 皆 載 在 敬 夫 次 第 往 復 之 後 , 經 輾 轉 折 證 而 後 有 此 定 論 。 則 朱 子 生 平 學 力 淺 深 , 固 于 此 窺 其 一 斑 , 而 其 卒 傳 延 年 心 印 , 以 得 與 于 斯 文 , 又 當 不 出 此 書 之 外 無 疑 矣 。 夫 「 主 靜 」 一 語 , 單 提 直 入 , 惟 許 濂 溪 自 開 門 戶 , 而 後 人 往 往 從 依 傍 而 入 , 其 流 弊 便 不 可 言 , 幸 而 得 亦 如 短 販 然 , 本 薄 利 奢 , 叩 其 中 藏 , 可 盡 也 。 朱 子 不 輕 信 師 傅 , 而 必 遠 尋 伊 洛 以 折 衷 之 , 而 後 有 以 要 其 至 , 乃 所 為 善 學 濂 溪 者 。 」 ( 23)

  劉 述 先 先 生 於 《 黃 宗 羲 心 學 的 定 位 》 一 書 中 , 對 此 段 文 字 有 一 詳 盡 的 評 析 , 本 文 先 抄 錄 劉 先 生 的 原 文 , 再 加 以 評 論 :

  「 蕺 山 所 錄 四 書 , 次 序 顛 倒 不 算 ( 24) , 內 容 漫 加 刪 節 , 讀 者 看 不 到 全 文 , 不 知 義 理 綱 維 之 所 在 。 所 引 中 和 說 第 一 書 朱 子 自 注 『 非 是 』 。 蕺 山 卻 曰 : 『 說 得 大 意 已 是 』 , 這 豈 不 是 厚 誣 朱 子 。 《 學 案 》 ( 劉 先 生 所 參 引 乃 《 宋 元 學 案 》 , 非 《 聖 學 宗 要 》 ) 引 中 和 四 書 , 蕺 山 硬 裝 上 道 體 、 性 體 、 工 夫 、 工 夫 之 究 竟 一 類 的 名 義 , 好 像 有 一 個 前 後 一 脈 相 承 的 線 索 與 次 第 , 其 實 乃 揉 合 舊 說 、 新 說 , 不 加 必 要 的 分 疏 , 這 豈 合 乎 原 書 的 內 容 與 當 時 的 情 實 ? 朱 子 『 辜 負 此 翁 』 之 語 , 見 於 其 四 十 歲 答 林 擇 之 書 ( 《 文 集 》 卷 四 十 三 ) , 焉 可 謂 之 晚 年 語 ? 湖 南 答 問 也 在 同 年 , 怎 能 說 他 『 誠 不 知 出 於 何 時 』 ? 朱 子 參 悟 中 和 , 追 思 延 平 遺 教 是 一 個 重 要 的 觸 媒 , 但 所 悟 實 不 同 於 延 平 , 故 晚 年 乃 既 以 之 為 偏 ( 《 語 類 》 一 零 三 ) , 又 謂 其 『 亦 自 是 一 時 入 處 , 未 免 更 有 商 量 也 』 ( 《 文 集 》 卷 五 六 答 方 賓 主 書 ) , 怎 麼 可 以 說 是 『 卒 傳 延 平 心 印 , 以 得 與 於 斯 文 』 ? 朱 子 真 得 力 處 在 伊 川 , 蕺 山 卻 由 主 靜 一 點 來 表 彰 濂 溪 , 可 謂 輕 重 失 衡 。 中 和 第 一 書 朱 子 本 人 在 《 舊 說 . 序 》 謂 『 特 其 未 發 處 為 未 嘗 發 耳 』 , 蕺 山 卻 謂 『 實 有 所 謂 未 發 者 存 乎 其 間 , 即 已 發 處 窺 未 發 』 , 這 純 是 以 己 意 去 牽 合 。 最 後 說 朱 子 『 專 求 之 涵 養 一 路 , 歸 之 未 發 之 中 』 , 實 則 朱 子 靜 養 動 察 , 分 有 所 屬 。 如 此 議 論 , 所 失 何 止 一 端 。 」 ( 25)

  據 劉 先 生 所 言 , 「 蕺 山 數 百 字 的 議 論 , 義 理 考 據 兩 皆 無 當 。 」 ( 26) 考 據 也 者 , 是 以 為 朱 子 自 注 《 中 和 舊 說 》 有 兩 書 , 蕺 山 無 故 刪 去 第 二 封 書 卷 ; 而 第 四 書 於 時 序 上 應 該 先 於 第 三 書 , 蕺 山 將 之 刻 意 顛 倒 ; 且 蕺 山 對 四 書 內 容 漫 加 刪 節 , 使 讀 者 以 為 朱 子 於 此 四 書 真 有 一 發 展 次 第 , 而 不 知 當 中 有 新 舊 二 說 之 異 ; 啟 蒙 得 力 之 師 承 方 面 的 考 據 更 無 當 。 朱 子 雖 曾 從 學 延 平 , 但 卒 不 以 延 平 之 說 為 是 , 蕺 山 謂 他 「 固 已 深 信 延 平 之 教 之 無 弊 」 「 卒 傳 延 平 心 印 」 , 且 引 朱 子 於 四 十 歲 言 「 辜 負 此 翁 」 語 作 為 晚 年 語 , 以 印 證 上 言 , 實 失 之 穿 鑿 附 會 。 於 義 理 方 面 , 蕺 山 將 第 一 書 「 而 其 良 心 萌 蘗 亦 未 嘗 不 因 事 而 發 見 。 學 者 於 是 致 察 而 操 存 之 , 則 庶 乎 可 以 貫 乎 大 本 達 道 之 全 體 而 復 其 初 矣 」 一 段 無 故 刪 去 , 使 人 未 能 知 道 朱 子 於 舊 說 中 亦 有 語 及 似 孟 子 「 求 放 心 」 之 工 夫 ; 又 於 第 四 書 只 抽 取 講 「 涵 養 工 夫 」 一 段 , 前 一 段 明 講 「 先 涵 養 後 察 識 」 之 文 字 則 不 錄 , 有 「 取 其 所 取 」 之 嫌 ; 另 朱 子 之 學 真 得 力 於 伊 川 , 蕺 山 卻 因 他 嘗 言 「 主 靜 」 而 贊 許 之 曰 「 善 學 濂 溪 」 , 此 等 贊 許 其 實 是 對 朱 子 之 曲 解 。 總 之 , 劉 先 生 曰 : 「 明 儒 之 疏 於 考 據 , 每 由 一 己 的 觀 點 去 割 裂 、 曲 解 原 典 , 由 此 可 見 。 」 ( 27)

  劉 先 生 之 批 評 大 致 可 從 。 然 當 中 亦 有 可 議 處 : 第 一 , 蕺 山 明 言 「 湖 南 答 問 誠 不 知 出 於 何 時 , 考 之 原 集 , 皆 載 在 敬 夫 次 第 往 復 之 後 」 , 倘 非 蕺 山 刻 意 說 謊 , 則 第 三 、 第 四 之 顛 倒 錯 不 在 彼 。 第 二 , 蕺 山 繼 之 曰 : 「 經 輾 轉 折 證 , 而 後 有 此 定 論 , 則 朱 子 生 平 學 力 之 淺 深 , 固 于 此 窺 其 一 斑 」 , 即 他 以 湖 南 答 問 ( 即 第 四 書 ) 為 朱 子 之 定 論 , 故 評 之 為 「 卒 傳 延 平 心 印 」 「 善 學 濂 溪 」 , 這 只 是 出 於 對 朱 子 之 學 的 誤 解 , 非 惡 意 「 輕 重 失 衡 」 也 。 而 吾 人 試 從 另 一 角 度 看 蕺 山 如 此 評 論 朱 子 之 用 心 , 即 探 索 : 為 何 蕺 山 要 妄 以 己 意 去 牽 合 朱 子 之 說 ? 首 先 , 蕺 山 之 學 出 于 對 時 儒 之 不 滿 , 他 深 惡 只 空 言 心 性 , 不 事 工 夫 之 說 , 是 以 亟 欲 推 擴 一 己 之 體 證 , 為 人 立 工 夫 之 楷 模 。 然 是 時 朱 子 、 陽 明 仍 然 大 盛 , 故 必 欲 於 此 二 人 之 學 說 中 尋 得 與 己 意 有 雷 同 之 處 而 大 加 表 彰 , 或 謂 是 重 新 詮 釋 , 借 此 來 糾 正 時 風 也 。 蕺 山 不 單 對 於 朱 子 有 如 此 表 現 , 在 對 陽 明 良 知 之 學 作 褒 貶 時 , 亦 有 以 自 己 之 「 知 」 及 「 意 」 去 硬 套 入 陽 明 系 統 中 , 而 於 評 論 中 帶 出 自 己 的 一 套 誠 意 之 學 。 是 以 對 朱 子 言 及 「 缺 卻 平 日 一 段 涵 養 工 夫 」 時 , 即 刻 意 強 調 , 而 有 失 諸 「 取 其 所 取 」 之 譏 ; 再 者 , 蕺 山 從 未 有 意 去 表 彰 朱 子 之 系 統 , 對 朱 子 之 學 亦 貶 多 褒 少 ( 下 文 將 陸 續 言 及 ) , 是 以 對 朱 子 「 取 其 所 取 」 , 只 不 過 是 因 時 制 宜 之 借 用 而 已 。 總 之 , 就 對 前 人 學 說 之 講 授 而 言 , 蕺 山 之 弊 不 言 可 知 , 任 意 去 撮 取 、 曲 解 自 是 不 可 原 諒 的 錯 誤 。 然 從 體 諒 的 角 度 出 發 , 吾 人 可 於 評 論 中 摸 索 出 蕺 山 的 苦 心 , 未 嘗 不 可 說 是 蕺 山 對 朱 子 學 的 一 種 轉 進 。 在 這 個 角 度 下 , 吾 人 試 再 看 蕺 山 之 總 評 , 從 中 摸 索 蕺 山 之 用 心 。

丙 . 評 論

  總 評 中 , 蕺 山 謂 此 四 書 乃 「 朱 子 特 參 中 庸 奧 指 以 明 道 也 」 , 即 朱 子 是 以 《 中 庸 》 之 中 和 問 題 參 悟 「 道 體 」 也 , 其 歷 程 乃 係 「 見 解 一 層 進 一 層 , 工 夫 一 節 換 一 節 」 , 而 「 第 一 書 言 道 體 也 , 第 二 書 言 性 體 也 , 第 三 書 合 性 于 心 , 言 工 夫 也 , 第 四 書 言 工 夫 之 究 竟 處 也 。 」 此 四 書 考 諸 朱 子 原 典 , 自 非 如 蕺 山 所 言 , 但 可 知 蕺 山 是 以 為 朱 子 之 中 和 問 題 , 係 言 及 天 命 流 行 之 道 體 , 天 命 之 謂 性 的 性 體 及 致 中 和 工 夫 之 究 極 是 歸 於 涵 養 一 路 等 。 試 看 對 第 一 書 之 評 曰 「 第 一 書 先 見 得 天 地 間 一 段 發 育 流 行 之 機 , 無 一 息 之 停 待 , 乃 天 命 之 本 然 。 而 實 有 所 謂 未 發 者 存 乎 其 間 , 即 已 發 處 窺 未 發 , 絕 無 彼 此 先 後 之 可 言 者 也 。 」 朱 子 以 天 命 流 行 為 未 發 之 中 體 , 以 致 察 操 存 因 事 而 發 見 的 良 心 為 工 夫 , 本 為 正 解 , 唯 文 中 所 言 較 他 自 己 所 了 解 的 為 多 , 始 有 日 後 否 定 之 說 。 蕺 山 已 能 明 白 , 故 深 許 之 , 且 言 及 「 即 已 發 處 窺 未 發 」 之 逆 覺 工 夫 矣 。 第 二 書 指 出 「 一 家 自 有 一 箇 安 宅 」 , 「 是 所 謂 性 也 」 , 即 以 「 天 命 之 謂 性 」 為 吾 人 之 「 性 體 」 。 此 皆 能 把 握 《 中 庸 》 之 由 天 命 下 貫 為 吾 人 之 「 性 」 之 奧 指 。 第 三 書 及 第 四 書 言 及 「 工 夫 多 用 在 已 發 處 為 未 是 , 而 專 求 之 涵 養 一 路 , 歸 之 未 發 之 中 」 , 此 正 是 蕺 山 自 己 的 工 夫 , 自 然 與 文 中 朱 子 言 先 涵 養 後 察 識 之 工 夫 不 符 , 但 蕺 山 確 是 以 歸 之 主 靜 , 或 曰 敬 , 為 致 中 和 之 究 竟 工 夫 。 總 而 言 之 , 蕺 山 對 致 中 和 之 理 解 , 自 是 大 異 于 朱 子 之 中 和 新 說 , 唯 他 借 此 四 書 來 表 彰 中 體 即 是 天 命 流 行 之 性 體 , 與 及 致 中 和 工 夫 即 是 靜 養 中 體 則 甚 明 顯 。 蕺 山 於 兩 年 後 另 有 一 段 類 似 說 話 載 於 《 學 言 中 》 , 吾 人 一 併 引 之 為 證 :

  「 自 濂 溪 有 主 靜 立 極 之 說 , 傳 之 豫 章 、 延 平 , 遂 以 看 喜 怒 哀 樂 未 發 以 前 氣 象 , 為 單 提 口 訣 。 夫 所 謂 未 發 以 前 氣 象 , 即 是 獨 中 真 消 息 , 但 說 不 得 前 後 際 耳 。 蓋 獨 不 離 中 和 , 延 平 姑 即 中 以 求 獨 體 , 而 和 在 其 中 , 此 慎 獨 真 方 便 門 也 。 後 儒 不 察 , 謂 未 發 以 前 , 專 是 靜 寂 一 機 , 直 欲 求 之 思 慮 未 起 之 先 而 曰 思 即 是 已 發 , 果 然 心 行 路 絕 , 言 語 道 斷 矣 。 故 朱 子 終 不 取 延 平 之 說 , 遂 專 守 程 門 主 敬 之 法 以 教 學 者 , 特 其 以 獨 為 動 念 邊 事 , 不 能 無 弊 。 至 湖 南 中 如 問 答 , 轉 折 發 明 , 內 有 『 以 心 為 主 , 則 性 情 各 有 統 理 , 而 敬 之 一 字 , 又 所 以 流 貫 乎 動 靜 之 間 』 等 語 , 庶 幾 不 謬 於 慎 獨 之 說 。 最 後 更 以 察 識 端 倪 為 第 一 義 為 誤 , 而 仍 歸 之 涵 養 一 路 , 可 謂 善 學 延 平 者 , 終 未 得 《 中 庸 》 本 旨 。 」 ( 28)

  此 段 所 引 「 以 心 為 主 … … 流 貫 乎 動 靜 之 間 」 乃 出 自 第 三 書 《 答 張 敬 夫 書 》 , 蕺 山 以 為 是 出 自 《 湖 南 中 和 問 答 》 , 誤 。 然 不 礙 此 書 大 意 。 首 先 , 蕺 山 以 濂 溪 「 主 靜 立 人 極 」 功 夫 為 宗 旨 , 由 之 而 言 及 羅 豫 章 、 李 延 平 之 「 危 坐 終 日 以 驗 乎 喜 怒 哀 樂 未 發 之 前 氣 象 為 何 如 , 而 求 所 謂 中 者 」 之 求 中 工 夫 , 而 轉 入 慎 獨 工 夫 , 以 為 是 一 脈 相 承 之 事 ; 而 立 人 極 、 求 中 體 、 獨 體 皆 表 示 此 等 工 夫 涵 有 即 工 夫 即 本 體 之 實 義 , 故 為 「 口 訣 」 、 「 方 便 門 」 。 蕺 山 亦 曾 贊 許 延 平 之 說 , 曰 :

  「 延 平 教 人 看 喜 怒 哀 樂 未 發 時 作 何 氣 象 , 此 學 問 第 一 義 , 工 夫 未 發 時 有 何 氣 象 可 現 , 只 是 查 檢 自 己 病 痛 到 極 微 密 處 , 方 知 時 雖 未 發 而 倚 著 之 私 隱 隱 已 伏 , 才 有 倚 著 便 來 橫 決 , 若 於 此 處 查 改 分 明 , 知 貫 虱 車 輪 , 更 無 躲 閃 , 則 中 體 恍 然 在 此 , 而 已 發 之 後 不 待 言 矣 , 此 之 謂 善 觀 氣 象 者 。 」 ( 29)

  「 喜 怒 哀 樂 未 發 之 謂 中 , 先 儒 教 人 看 此 氣 象 , 正 要 人 在 慎 獨 上 做 工 夫 , 非 想 像 恍 惚 而 已 。 」 ( 30)

  此 言 吾 人 之 工 夫 實 是 用 力 於 未 發 之 中 , 由 體 達 用 也 。 而 朱 子 於 此 不 能 契 入 , 故 不 滿 于 其 師 學 說 之 偏 于 靜 , 轉 折 而 提 出 「 敬 貫 動 靜 」 、 「 歸 之 涵 養 」 之 說 ( 31) 。 而 蕺 山 之 大 加 表 揚 , 謂 之 「 善 學 延 平 」 , 無 非 為 借 朱 子 以 重 提 延 平 「 危 坐 終 日 , 以 驗 乎 喜 怒 哀 樂 未 發 之 前 氣 象 為 何 如 , 而 求 所 謂 中 者 」 之 靜 坐 工 夫 , 即 直 就 《 中 庸 》 之 中 體 大 本 而 加 以 持 守 涵 養 之 工 夫 。 不 過 蕺 山 以 己 意 之 「 敬 」 「 涵 養 」 以 釋 朱 子 , 而 謂 他 「 庶 幾 不 謬 於 慎 獨 之 說 」 則 稍 為 牽 強 , 倘 真 以 朱 子 之 「 敬 」 「 涵 養 」 釋 之 , 豈 不 大 謬 於 自 己 的 慎 獨 之 說 ? 其 實 蕺 山 於 文 中 已 明 言 不 滿 朱 子 「 以 獨 為 動 念 邊 事 」 , 謂 「 不 能 無 弊 」 與 及 最 後 亦 謂 朱 子 「 終 未 得 中 庸 本 旨 」 , 由 是 可 知 , 蕺 山 錄 中 和 四 書 , 以 之 為 聖 學 正 宗 , 不 過 是 在 誤 解 與 及 取 其 所 取 底 下 的 褒 揚 而 已 。

二 . 蕺 山 對 朱 子 之 批 評 及 轉 進

甲 . 朱 子 對 《 中 庸 》 首 章 之 詮 釋

  《 中 庸 》 首 章 一 百 零 九 字 , 為 全 書 之 綱 領 , 所 言 不 外 「 本 體 」 「 工 夫 」 二 旨 : 本 體 也 者 , 從 天 命 流 行 建 立 吾 人 之 性 體 , 闡 明 天 道 性 命 通 而 為 一 之 義 理 ; 工 夫 也 者 , 吾 人 從 「 率 性 」 「 慎 獨 」 「 致 中 和 」 等 道 德 實 踐 體 證 超 越 之 性 體 , 證 成 超 越 的 逆 覺 體 證 工 夫 論 。 朱 子 將 《 中 庸 》 大 別 為 六 節 時 亦 稱 : 「 首 章 是 一 節 , 說 中 和 」 ( 32) , 是 以 苦 參 中 和 , 據 其 中 和 新 說 之 義 理 , 未 發 之 中 即 心 境 之 寂 然 ; 工 夫 則 為 先 涵 養 心 之 未 發 , 後 察 識 心 之 已 發 , 以 敬 貫 之 。 朱 子 此 一 分 前 後 際 之 致 中 和 工 夫 格 局 亦 用 於 其 「 戒 慎 」 及 「 慎 獨 」 二 項 工 夫 之 上 。 《 朱 子 語 類 》 卷 六 十 二 記 載 朱 子 與 門 人 答 問 , 曰 :

  「 戒 慎 不 睹 , 恐 懼 不 聞 , 非 謂 於 睹 聞 之 時 不 戒 懼 也 。 言 雖 不 睹 不 聞 之 際 , 亦 致 其 慎 , 則 睹 聞 之 際 , 其 慎 可 知 , 此 乃 統 同 說 , 承 上 道 不 可 須 臾 離 , 則 是 無 時 不 戒 懼 也 。 然 下 文 慎 獨 既 專 就 已 發 上 說 , 則 此 段 正 是 未 發 時 工 夫 , 只 得 說 不 睹 不 聞 也 。 上 既 統 同 說 了 , 此 又 就 中 有 一 念 萌 動 處 , 雖 至 隱 微 , 人 所 不 知 而 已 所 獨 知 , 尤 當 致 慎 。 如 一 片 止 水 , 中 間 忽 有 一 點 動 處 , 此 最 緊 要 著 工 夫 處 。 」 ( 33)

  朱 子 以 為 中 庸 首 章 前 半 段 所 謂 君 子 「 戒 慎 」 「 恐 懼 」 其 所 「 不 睹 」 「 不 聞 」 及 君 子 慎 獨 與 後 半 段 靜 存 於 未 發 及 動 察 於 已 發 乃 係 同 一 之 工 夫 格 局 。 此 亦 即 致 中 與 致 和 工 夫 :

  「 問 : 不 睹 不 聞 與 慎 獨 何 別 ? 曰 : 上 一 節 說 存 天 理 之 本 然 , 下 一 節 說 遏 人 欲 於 將 萌 。 又 問 : 能 存 天 理 了 , 則 下 面 慎 獨 , 似 多 了 一 截 。 曰 : 雖 是 存 得 天 理 , 臨 發 時 也 須 點 檢 , 這 便 是 他 密 處 。 若 只 說 存 天 理 了 , 更 不 慎 獨 , 卻 是 只 用 致 中 , 不 用 致 和 了 。 」 ( 34)

又 朱 子 總 括 首 章 之 大 意 曰 :

  「 第 一 章 子 思 述 所 傳 之 意 以 立 言 , 首 明 道 之 本 原 出 於 天 而 不 可 易 , 其 體 備 於 己 而 不 可 離 。 次 言 存 養 省 察 之 要 , 終 言 聖 神 功 化 之 極 。 」 ( 35) 由 朱 子 之 總 結 可 知 , 具 備 於 吾 身 之 理 乃 係 原 出 於 天 之 道 , 即 所 謂 天 理 , 吾 人 之 性 體 也 ; 於 工 夫 則 為 存 養 省 察 ; 倘 能 致 中 和 , 則 天 地 安 位 , 萬 物 得 育 。

乙 . 蕺 山 對 《 中 庸 》 首 章 之 詮 釋

  蕺 山 對 朱 子 工 夫 論 的 批 評 , 大 部 份 是 環 繞 《 中 庸 》 首 章 而 發 , 除 了 於 前 引 《 聖 學 宗 要 》 、 《 五 子 連 珠 》 及 《 學 言 中 》 前 後 四 年 對 朱 子 有 所 褒 揚 外 , 其 餘 多 不 以 朱 子 之 詮 釋 《 中 庸 》 為 然 , 主 要 論 點 有 二 :

一 . 將 《 中 庸 》 慎 獨 之 「 獨 」 由 朱 子 之 「 獨 知 」 復 還 其 本 體 論 之 意 義 , 即 「 獨 體 」 ;

二 . 將 朱 子 「 先 涵 養 後 察 識 」 之 二 分 格 局 復 還 於 一 個 工 夫 , 即 「 慎 獨 」 。

  《 學 言 上 》 有 一 條 , 可 明 蕺 山 如 何 詮 釋 《 中 庸 》 , 曰 :

  「 中 庸 是 有 源 頭 學 問 。 說 本 體 先 說 箇 天 命 之 性 , 識 得 天 命 之 性 , 則 率 性 之 道 , 修 道 之 教 在 其 中 ; 說 工 夫 只 說 箇 慎 獨 , 獨 即 中 體 , 識 得 慎 獨 , 則 發 皆 中 節 , 天 地 萬 物 在 其 中 矣 。 」 ( 36)

  就 蕺 山 之 理 解 , 中 庸 只 說 一 個 慎 獨 工 夫 , 即 是 慎 存 吾 人 之 獨 體 ( 天 命 之 性 ) , 即 工 夫 即 本 體 , 不 能 分 成 兩 際 。 由 是 而 猛 批 朱 子 工 夫 二 分 之 格 局 , 並 及 其 對 於 本 體 之 誤 失 :

  「 隱 微 者 未 發 之 中 , 顯 見 者 已 發 之 和 , 莫 見 乎 隱 , 莫 顯 乎 微 , 故 中 為 天 下 之 大 本 。 慎 獨 之 功 全 用 之 以 立 大 本 , 而 天 下 之 達 道 行 焉 。 此 亦 理 之 易 明 者 也 。 乃 朱 子 以 戒 懼 屬 致 中 , 慎 獨 屬 致 和 , 兩 者 分 配 動 靜 ( 按 文 意 應 為 前 者 配 靜 , 後 者 配 動 ) , 豈 不 睹 不 聞 與 獨 有 二 體 乎 ? 戒 懼 與 慎 獨 有 二 功 乎 ? 致 中 之 外 復 有 致 和 乎 ? 」 ( 37)

  蕺 山 以 為 能 致 慎 獨 之 功 , 即 已 立 天 下 之 大 本 , 大 本 既 立 , 達 道 行 焉 , 這 是 一 種 本 體 論 地 直 貫 言 之 的 方 式 , 是 以 對 於 朱 子 先 戒 懼 於 人 所 不 睹 不 聞 , 後 戒 慎 於 己 所 獨 知 , 將 一 切 工 夫 二 分 之 格 局 甚 為 不 滿 , 故 質 之 曰 「 有 二 功 乎 」 , 及 即 用 而 顯 之 體 有 二 乎 ? 致 中 致 和 只 是 一 事 , 既 致 中 , 自 不 能 另 有 致 和 之 工 夫 。

  其 實 朱 子 將 戒 慎 與 慎 獨 分 作 兩 事 , 一 是 源 於 其 心 「 獨 知 」 釋 「 獨 」 , 一 是 源 於 其 「 中 和 新 說 」 之 「 先 涵 養 後 察 識 」 工 夫 格 局 。 後 者 已 略 述 於 前 文 , 下 文 將 展 示 蕺 山 之 轉 進 ; 前 者 則 是 朱 子 創 發 , 朱 子 於 《 中 庸 章 句 》 釋 「 道 也 者 , 不 可 須 臾 離 也 , 可 離 非 道 也 ; 是 故 君 子 戒 慎 乎 其 所 不 睹 , 恐 懼 乎 其 所 不 聞 。 莫 見 乎 隱 , 莫 顯 乎 微 , 故 君 子 慎 其 獨 也 」 一 段 曰 :

  「 道 者 , 日 用 事 物 當 行 之 理 , 皆 性 之 德 而 具 於 心 。 無 物 不 有 , 無 時 不 然 , 所 以 不 可 須 臾 離 也 。 若 其 可 離 , 則 為 非 物 而 非 道 矣 。 是 以 君 子 之 心 常 存 敬 畏 , 雖 不 見 聞 , 亦 不 敢 忽 , 所 以 存 天 理 之 本 然 , 而 不 使 離 於 須 臾 之 頃 也 。 隱 , 暗 處 也 ; 微 , 細 事 也 。 獨 者 , 人 所 不 知 而 己 所 獨 知 之 地 也 。 言 幽 暗 之 中 , 細 微 之 事 , 跡 雖 未 形 而 幾 則 已 動 , 人 雖 不 知 而 已 獨 知 之 。 則 是 天 下 之 事 無 有 見 明 顯 而 過 於 此 者 , 是 以 君 子 既 常 戒 懼 , 而 於 此 尤 加 謹 焉 , 所 以 遏 人 欲 於 將 萌 , 而 不 使 其 滋 長 於 隱 微 之 中 , 以 致 離 道 之 遠 也 。 」 ( 38)

  朱 子 之 中 和 皆 收 於 心 上 言 , 此 戒 懼 於 不 睹 不 聞 及 慎 獨 亦 就 心 上 言 , 是 以 「 不 睹 不 聞 」 者 , 己 所 不 能 睹 聞 之 天 理 也 ; 「 獨 」 者 , 別 人 所 不 能 睹 聞 , 而 己 獨 知 之 意 念 也 , 前 者 敬 以 存 之 , 後 者 謹 以 遏 之 , 兩 事 皆 慎 , 「 是 無 所 不 慎 , 慎 上 更 加 慎 也 」 。 ( 39)

  蕺 山 對 於 朱 子 以 「 己 所 獨 知 」 釋 獨 亦 曾 有 所 讚 許 , 曰 :

  「 中 庸 疏 獨 , 曰 隱 曰 微 曰 不 睹 不 聞 , 並 無 知 字 。 … … 朱 子 特 與 他 次 箇 知 字 , 蓋 為 獨 中 表 出 用 神 , 庶 令 學 者 有 所 持 循 。 」 ( 40)

  「 獨 體 無 朕 , 著 不 得 一 知 字 , 今 云 獨 知 , 是 指 下 手 親 切 言 。 」 ( 41)

  蕺 山 認 同 朱 子 以 「 獨 知 」 釋 獨 , 確 係 對 慎 獨 工 夫 有 所 幫 助 , 俾 「 學 者 有 所 持 循 」 、 「 下 手 親 切 」 , 然 蕺 山 既 掌 握 「 獨 體 無 朕 」 , 即 知 蕺 山 並 不 止 於 朱 子 釋 獨 的 方 式 , 而 以 為 「 獨 」 有 本 體 義 , 指 「 獨 體 」 而 言 , 不 限 於 吾 人 之 意 念 也 , 且 是 通 於 不 睹 不 聞 的 天 命 之 性 。 是 以 蕺 山 曰 :

  「 先 儒 以 不 睹 不 聞 為 己 所 不 睹 不 聞 , 果 如 此 , 除 是 死 時 方 有 此 耳 。 」 ( 42)

  「 朱 子 言 獨 知 對 睹 聞 以 言 獨 也 , 若 早 知 有 不 睹 不 聞 義 在 即 止 言 慎 獨 亦 得 。 」 ( 43)

  「 朱 子 於 獨 字 下 補 一 知 字 , 可 謂 擴 前 聖 所 未 發 , 然 未 以 屬 之 動 念 邊 事 何 邪 ? 豈 靜 中 無 知 乎 。 使 知 有 聞 於 動 靜 , 則 亦 不 得 謂 之 知 矣 。 」 ( 44)

  朱 子 是 質 實 的 頭 腦 , 是 以 解 中 庸 亦 句 句 緊 貼 字 義 而 言 , 解 不 睹 不 聞 正 就 人 之 直 覺 所 不 能 感 知 而 言 。 朱 子 以 前 段 既 解 為 自 己 所 不 能 睹 聞 , 後 段 則 必 指 自 己 所 能 睹 聞 而 言 。 鑒 乎 實 情 , 亦 只 有 人 所 不 知 己 所 獨 知 之 情 狀 始 能 稱 得 上 是 「 莫 見 乎 隱 , 莫 顯 乎 微 」 的 , 即 : 隱 微 , 對 人 而 言 也 ; 顯 見 , 對 己 而 言 也 。 於 是 乎 , 既 有 戒 懼 工 夫 , 亦 有 慎 獨 工 夫 , 前 者 屬 未 發 , 後 者 屬 已 發 , 兩 者 分 配 靜 存 、 動 察 。 然 此 一 觀 點 為 蕺 山 所 不 取 , 他 批 評 朱 子 實 是 未 明 「 不 睹 不 聞 」 之 真 義 , 否 則 不 會 分 成 兩 個 工 夫 , 而 只 言 一 個 工 夫 ( 慎 獨 ) 即 可 。 對 蕺 山 來 說 , 朱 子 以 「 獨 知 」 釋 「 獨 」 , 乃 係 「 擴 前 聖 所 未 發 」 , 自 有 其 獨 到 之 處 , 然 將 慎 獨 歸 入 動 念 而 致 省 察 之 功 , 則 大 誤 。 蕺 山 以 為 靜 存 已 可 體 證 ( 知 ) 本 體 , 即 獨 知 也 , 倘 於 靜 存 後 加 上 動 念 後 之 工 夫 , 則 不 能 謂 真 正 明 白 中 庸 本 旨 了 。 其 實 蕺 山 亦 有 就 朱 子 之 「 獨 知 」 義 進 而 發 揮 , 曰 :

  「 不 睹 不 聞 處 正 獨 知 之 地 也 , 戒 慎 恐 懼 四 字 下 得 十 分 鄭 重 , 而 實 未 嘗 妄 參 意 見 於 其 間 , 獨 體 惺 惺 , 本 無 須 臾 之 間 , 吾 亦 與 之 為 無 間 而 已 , 惟 其 本 是 惺 惺 也 , 故 一 念 未 起 之 中 , 耳 目 有 所 不 及 加 , 而 天 下 之 可 睹 可 聞 者 即 於 此 而 在 , 沖 漠 無 朕 之 中 , 萬 象 森 然 已 備 也 , 故 曰 莫 見 、 莫 顯 。 君 子 焉 得 不 戒 慎 恐 懼 兢 兢 慎 之 。 」 ( 45)

  蕺 山 此 段 明 是 針 對 朱 子 兩 分 「 不 睹 不 聞 」 與 「 獨 知 」 為 「 己 所 不 能 睹 聞 」 與 「 己 所 能 睹 聞 」 而 發 。 朱 子 將 之 歸 入 吾 人 之 意 念 , 正 失 落 了 獨 之 本 體 義 。 而 蕺 山 合 而 一 之 謂 「 不 睹 不 聞 處 正 獨 知 之 地 也 」 , 因 獨 體 本 是 惺 惺 然 , 深 微 不 可 測 , 吾 人 不 能 耳 聞 目 睹 , 然 天 下 之 可 睹 可 聞 即 己 森 然 具 備 於 此 獨 體 的 神 妙 之 用 中 , 由 是 戒 慎 恐 懼 於 不 睹 不 聞 與 慎 獨 只 是 一 事 。 蕺 山 又 曰 :

  「 不 睹 不 聞 天 之 命 也 , 亦 睹 亦 聞 性 之 率 也 , 即 睹 即 不 睹 , 即 聞 即 不 聞 , 獨 之 體 也 。 」 ( 46)

  「 夫 人 心 有 獨 體 焉 , 即 天 命 之 性 , 而 率 性 之 道 所 從 出 也 。 」 ( 47)

  蕺 山 以 天 命 之 性 即 獨 體 , 是 以 戒 懼 與 慎 獨 工 夫 即 為 一 事 , 吾 人 戒 懼 於 不 睹 不 聞 , 使 獨 體 惺 惺 , 則 亦 睹 亦 聞 之 率 性 之 道 即 由 此 而 見 , 即 體 起 用 也 。 蕺 山 進 而 曰 :

  「 中 為 天 下 之 大 本 , 非 即 所 謂 天 命 之 性 乎 , 和 為 天 下 之 達 道 , 非 即 所 謂 率 性 之 道 乎 。 」 ( 48)

  中 既 為 天 下 之 大 本 , 則 必 同 於 天 命 之 性 , 二 者 是 一 , 不 同 分 際 而 異 名 耳 , 以 中 導 和 , 引 生 真 正 的 道 德 行 為 , 即 是 率 性 之 謂 道 , 致 中 工 夫 既 已 立 本 , 自 不 用 另 設 致 和 工 夫 。 由 是 致 中 致 和 只 是 一 事 。 所 以 蕺 山 一 開 始 即 批 評 朱 子 「 豈 不 睹 不 聞 與 獨 有 二 體 乎 ? 戒 懼 與 慎 獨 有 二 功 乎 ? 致 中 之 外 復 有 致 和 之 功 乎 ? 」 此 皆 由 於 蕺 山 之 本 體 與 工 夫 理 論 格 局 全 不 同 於 朱 子 , 朱 子 是 徹 底 的 漸 教 工 夫 , 心 不 能 即 是 理 , 而 只 能 具 理 , 由 是 而 有 先 涵 養 、 使 達 「 心 靜 理 明 」 之 境 ; 後 察 識 、 使 心 所 發 的 情 變 能 合 理 中 節 ; 兩 分 工 夫 於 此 立 焉 。 蕺 山 卻 不 然 , 他 能 扣 緊 於 穆 不 已 之 天 命 實 體 以 言 吾 人 之 性 體 、 獨 體 , 即 存 有 即 活 動 , 以 一 個 工 夫 為 主 , 存 得 本 體 , 自 然 達 用 , 分 不 得 兩 下 。 故 蕺 山 先 將 工 夫 收 歸 靜 存 一 面 , 然 後 再 將 動 察 收 入 靜 存 , 二 者 不 分 先 後 , 《 年 譜 》 天 啟 六 年 條 載 :

  「 先 儒 以 慎 獨 為 省 察 之 功 , 先 生 以 慎 獨 為 存 養 之 功 。 」 ( 49)

  「 專 用 慎 獨 之 功 , 謂 獨 只 在 靜 存 , 靜 存 時 不 得 力 , 動 時 如 何 用 工 夫 ? 」 ( 50)

  先 儒 者 , 指 朱 子 言 也 , 蕺 山 一 直 不 以 朱 子 歸 慎 獨 為 動 念 邊 事 為 然 , 而 其 實 義 , 乃 由 於 靜 存 即 是 存 養 吾 人 之 獨 體 , 倘 不 能 「 立 大 本 」 , 於 動 念 上 用 工 夫 又 有 何 用 ? 此 亦 係 蕺 山 於 《 聖 學 宗 要 》 等 書 中 誤 褒 朱 子 之 由 , 因 朱 子 言 「 缺 卻 平 日 一 段 涵 養 工 夫 」 , 蕺 山 即 以 為 同 於 自 己 之 靜 存 工 夫 而 大 加 褒 揚 , 謂 「 卒 傳 延 平 心 印 」 「 善 學 濂 溪 」 云 云 , 實 是 取 其 所 取 , 不 必 以 之 為 定 論 , 然 究 竟 有 無 動 念 後 之 工 夫 ? 《 學 言 上 》 載 :

  「 問 慎 獨 專 屬 之 靜 存 , 則 動 時 功 夫 果 全 無 用 否 ? 曰 : 如 樹 木 有 根 方 有 枝 葉 , 栽 培 灌 溉 工 夫 都 在 根 上 用 , 枝 葉 上 如 何 著 得 一 毫 ? 如 靜 存 不 得 力 , 纔 喜 纔 怒 時 便 會 走 作 , 此 時 如 何 用 工 夫 ? 苟 能 一 如 其 未 發 之 體 而 發 , 此 時 一 毫 私 意 著 不 得 , 又 如 何 用 工 夫 ? 若 走 作 後 便 覺 得 便 與 他 痛 改 , 此 時 喜 怒 已 過 了 , 仍 是 靜 存 工 夫 也 。 」 ( 51)

  門 人 問 動 念 之 後 用 工 夫 是 否 全 無 用 處 , 蕺 山 根 本 不 以 為 有 此 工 夫 可 下 , 故 以 問 為 答 , 使 門 人 自 悟 當 中 之 要 。 首 先 , 設 樹 木 為 喻 , 施 肥 澆 水 主 要 做 在 根 荄 上 , 不 會 落 在 枝 葉 上 , 喻 工 夫 只 在 靜 存 本 體 也 ; 倘 靜 存 得 力 , 由 本 達 用 自 不 會 走 作 , 既 無 私 意 又 何 用 下 工 夫 ? 又 倘 靜 存 不 得 力 , 已 發 時 即 已 偏 離 , 既 已 走 作 又 怎 能 使 之 復 歸 於 正 ? 偏 離 後 若 自 覺 不 妥 , 欲 痛 改 之 , 此 時 之 工 夫 不 過 是 再 靜 存 本 體 。 由 是 , 在 蕺 山 本 體 直 貫 方 式 下 , 根 本 無 動 念 後 之 工 夫 可 言 。 其 實 蕺 山 的 目 的 不 是 廢 省 察 , 而 係 將 省 察 收 入 存 養 :

  「 … … 知 此 則 動 而 省 察 之 說 可 廢 矣 。 今 非 敢 謂 學 問 真 可 廢 省 察 , 正 為 省 察 只 是 存 養 中 最 得 力 處 。 不 省 不 察 , 安 得 所 為 嘗 惺 惺 者 ? 存 又 存 箇 甚 ? 養 又 養 箇 甚 ? 今 專 以 存 養 屬 之 靜 一 邊 , 安 得 不 流 而 為 禪 ? 又 以 省 察 屬 之 動 一 邊 , 安 得 不 流 而 為 偽 ? 」 ( 52)

  所 謂 「 動 而 省 察 之 說 可 廢 」 者 , 係 指 動 而 「 後 」 省 察 之 說 可 廢 , 因 蕺 山 根 本 無 動 念 後 之 省 察 工 夫 。 而 「 省 察 正 是 存 養 中 最 得 力 處 」 、 「 省 察 是 存 養 之 精 明 處 」 ( 53) 唯 有 存 養 中 有 省 察 工 夫 , 始 能 使 獨 體 常 惺 惺 , 否 則 所 謂 存 養 便 不 知 是 存 養 箇 甚 了 。 又 曰 :

  「 就 性 情 上 理 會 則 曰 涵 養 , 就 念 慮 上 提 撕 則 曰 省 察 , 就 氣 象 上 銷 鎔 則 曰 克 治 , 省 克 得 輕 安 即 是 涵 養 , 涵 養 得 分 明 即 是 省 克 , 其 實 一 也 , 皆 不 是 落 後 著 事 。 」 ( 54)

  「 省 察 二 字 正 存 養 中 喫 緊 工 夫 。 如 一 念 動 於 欲 , 便 就 欲 處 體 , 體 得 委 是 欲 , 欲 不 可 縱 , 立 與 消 融 , 猶 覺 消 融 不 去 , 仍 作 如 是 觀 , 終 與 消 融 而 後 已 。 一 念 動 於 忿 , 使 就 忿 處 體 , 體 得 委 是 忿 , 忿 不 可 逞 , 立 與 消 融 , 猶 覺 消 融 不 去 , 仍 作 如 是 觀 , 終 與 消 融 而 後 已 。 」 ( 55)

  念 慮 必 隨 心 感 物 而 生 , 然 於 此 生 滅 無 定 之 念 上 用 工 夫 , 蕺 山 以 為 是 落 後 著 事 , 而 涵 養 與 省 察 克 治 「 皆 不 是 落 後 著 事 」 , 故 省 察 工 夫 只 是 吾 人 自 我 警 醒 : 念 雖 應 物 而 起 , 然 應 物 即 止 , 使 念 不 得 縱 , 而 自 消 融 , 縱 則 有 輾 轉 生 念 之 機 。 此 非 待 惡 念 生 起 以 後 再 制 惡 念 之 落 後 著 工 夫 , 而 係 在 惡 念 未 形 之 前 , 先 絕 其 生 起 之 機 也 。 倘 能 如 此 , 即 心 念 纔 動 即 覺 , 纔 覺 即 消 , 復 還 本 然 。 依 此 , 則 存 養 省 察 通 而 為 一 , 分 不 得 先 後 :

  「 君 子 之 於 學 也 , 必 大 有 以 作 之 , 然 約 之 不 過 存 養 省 察 二 者 而 已 。 … … 省 察 之 後 宜 存 養 也 … 存 養 之 中 有 省 察 也 … 存 養 省 察 之 功 迭 運 不 窮 … 一 時 並 致 交 養 互 省 , 有 勿 忘 勿 助 之 妙 , 更 何 先 後 工 夫 之 可 分 乎 。 後 儒 或 言 涵 養 是 主 人 , 省 察 是 奴 婢 … 未 免 落 於 偏 指 。 」 ( 56)

  朱 子 二 分 靜 養 動 察 , 實 是 源 於 不 明 自 己 舊 說 中 「 致 察 而 操 存 」 那 「 因 事 而 發 見 」 之 良 心 的 工 夫 , 乃 係 「 靜 復 以 立 體 」 之 體 證 工 夫 , 而 只 視 之 為 發 動 後 之 察 識 , 是 以 有 「 缺 卻 涵 養 」 之 議 , 而 於 新 說 中 以 平 日 之 莊 敬 涵 養 為 本 領 工 夫 , 定 其 「 先 涵 養 後 察 識 」 之 工 夫 格 局 。 若 于 心 性 實 有 相 應 之 了 解 , 則 涵 養 與 察 識 孰 先 孰 後 根 本 不 成 問 題 。 對 朱 子 來 說 , 涵 養 的 是 平 靜 的 心 境 , 心 要 先 定 下 來 , 理 才 會 出 現 , 「 心 靜 理 明 」 也 , 是 以 必 爭 先 涵 養 後 察 識 , 而 遭 蕺 山 譏 之 「 落 於 偏 指 」 。 對 蕺 山 來 說 , 涵 養 是 存 養 本 心 不 令 放 失 , 察 識 是 察 本 心 之 呈 現 , 二 者 皆 修 養 工 夫 , 不 可 偏 廢 。 倘 謂 先 涵 養 後 省 察 , 即 平 日 以 莊 敬 涵 養 吾 人 之 本 心 而 不 令 放 失 , 而 復 於 喜 怒 哀 樂 已 發 時 察 識 之 , 使 不 放 逸 ; 或 謂 先 省 察 後 涵 養 , 即 先 察 識 體 證 吾 人 本 心 之 呈 露 以 之 為 體 , 而 平 日 之 莊 敬 涵 養 則 是 使 吾 人 之 道 德 行 為 成 為 純 熟 自 然 。 故 無 論 先 省 察 後 涵 養 , 或 先 涵 養 後 省 察 , 皆 無 不 可 , 此 只 是 一 體 工 夫 之 循 環 無 間 , 無 須 必 以 何 者 為 先 。 朱 子 必 以 涵 養 為 先 , 爭 論 關 鍵 不 在 涵 養 省 察 本 身 , 而 在 於 涵 養 省 察 所 施 之 心 性 實 有 不 同 的 理 解 故 也 。 ( 57)

  蓋 朱 子 所 謂 涵 養 是 空 頭 的 , 並 無 察 識 體 證 之 意 在 內 , 而 中 庸 之 言 慎 獨 則 正 是 在 不 睹 不 聞 之 中 自 覺 地 要 面 對 森 然 之 性 體 而 體 證 之 。 「 莫 見 乎 隱 , 莫 顯 乎 微 」 正 是 雖 在 不 睹 不 聞 、 喜 怒 哀 樂 未 發 , 而 無 有 可 觀 可 察 之 時 , 仍 然 昭 然 若 揭 , 屹 立 于 吾 人 之 面 前 , 而 有 可 體 可 驗 之 氣 象 , 此 即 在 戒 懼 涵 養 之 中 而 有 一 種 察 識 體 證 之 工 夫 , 此 即 是 本 體 論 的 體 證 , 即 隔 離 中 的 超 越 體 證 , 而 所 體 證 的 性 體 即 是 本 心 。 決 非 心 性 平 行 , 心 為 中 性 的 實 然 之 心 , 而 性 只 是 理 也 。 此 即 非 空 頭 之 涵 養 , 非 以 外 部 之 涵 養 工 夫 為 主 宰 , 而 是 體 證 實 體 之 內 部 的 性 體 本 心 之 實 體 自 身 為 主 宰 。

  依 此 , 則 存 養 與 省 察 通 而 為 一 , 而 蕺 山 以 慎 獨 表 之 , 曰 :

  「 君 子 之 學 , 慎 獨 而 已 矣 。 無 事 , 此 慎 獨 即 是 存 養 之 要 ; 有 事 , 此 慎 獨 即 是 省 察 之 功 。 」 ( 58)

  不 論 是 存 養 抑 省 察 , 皆 慎 獨 工 夫 , 因 存 養 省 察 皆 指 獨 體 而 言 也 。 自 此 蕺 山 將 朱 子 之 二 分 工 夫 合 而 為 一 , 即 慎 獨 。

三 • 綜 論

  朱 子 涵 養 省 察 二 分 而 必 以 涵 養 為 先 , 省 察 為 後 之 說 , 始 自 其 中 和 舊 說 中 , 所 謂 「 致 察 而 操 存 」 那 「 因 事 而 發 見 」 的 良 心 底 工 夫 之 誤 解 , 將 此 「 靜 復 以 立 體 」 之 體 證 辨 察 拖 下 來 而 置 于 已 發 之 動 時 說 , 而 只 視 之 為 動 發 時 之 察 識 , 即 于 心 隨 喜 怒 哀 樂 之 激 發 而 發 用 而 分 別 表 現 時 之 察 識 。 故 此 覺 得 舊 說 中 只 有 隨 事 變 之 情 的 動 察 而 「 缺 卻 平 日 一 段 涵 養 工 夫 」 , 由 是 而 有 新 說 之 標 舉 「 先 涵 養 後 察 識 」 。 由 此 可 知 , 朱 子 對 「 靜 復 以 立 體 」 所 體 證 之 本 心 有 誤 解 , 亦 對 于 本 心 發 見 之 發 與 情 變 之 發 的 混 同 , 更 可 知 其 所 說 之 心 只 是 平 說 的 實 然 之 心 , 非 孟 子 之 本 心 。 若 知 察 于 良 心 之 發 見 是 「 靜 復 以 立 體 」 之 察 , 則 靜 時 之 涵 養 是 養 此 體 , 動 時 之 察 識 是 察 此 體 , 涵 養 察 識 只 可 謂 是 日 用 之 常 行 , 所 謂 勿 忘 勿 助 以 期 德 行 之 純 熟 而 已 。 今 朱 子 泯 失 「 靜 復 以 立 體 」 之 辨 察 體 證 義 , 而 只 于 動 察 以 外 補 之 以 靜 時 之 涵 養 , 則 其 涵 養 只 成 外 部 地 養 成 一 種 好 習 慣 , 並 非 涵 養 中 體 、 獨 體 , 是 以 其 涵 養 乃 空 頭 涵 養 、 小 學 的 工 夫 , 是 混 教 育 程 序 與 自 覺 地 作 道 德 實 踐 之 工 夫 而 為 一 ; 所 謂 平 時 之 莊 敬 涵 養 , 只 是 使 其 平 說 的 實 然 之 心 收 斂 凝 聚 , 不 至 散 亂 昏 沉 , 在 發 用 時 易 合 于 道 , 本 身 不 能 即 是 道 , 此 其 後 來 所 以 視 心 為 氣 , 而 轉 成 靜 涵 靜 攝 之 系 統 之 故 也 。

  朱 子 此 誤 , 蕺 山 並 未 深 察 , 而 只 於 《 聖 學 宗 要 》 等 書 中 以 己 意 解 之 , 以 表 詮 其 慎 獨 之 學 , 是 以 有 前 說 之 褒 揚 , 譽 其 「 卒 傳 延 平 心 印 」 、 借 朱 子 重 提 延 平 之 靜 存 工 夫 , 實 則 朱 子 中 和 新 說 成 立 後 之 先 涵 養 後 察 識 中 之 涵 養 只 是 空 頭 的 涵 養 , 非 其 師 延 平 直 就 孟 子 之 本 心 、 中 庸 之 中 體 大 本 而 加 以 持 守 涵 養 之 工 夫 。

  而 蕺 山 只 著 力 批 評 朱 子 之 以 省 察 歸 動 念 邊 事 , 因 二 人 對 省 察 之 理 解 大 不 同 故 也 。 蕺 山 是 「 動 後 之 省 察 」 , 他 以 為 「 省 察 只 是 存 養 中 最 得 力 處 」 , 唯 有 存 養 中 有 省 察 , 始 能 使 獨 體 常 惺 惺 , 否 則 是 「 存 箇 何 物 ? 養 箇 何 物 ? 」 更 將 省 察 收 入 存 養 , 二 者 通 而 為 一 。 朱 子 之 省 察 乃 動 念 邊 事 , 因 其 對 《 中 和 舊 說 》 中 「 致 察 而 操 存 」 那 「 因 事 而 發 見 」 之 良 心 之 工 夫 不 能 真 有 把 握 , 只 以 為 是 察 識 那 隨 事 變 而 被 激 發 的 心 , 察 其 是 否 如 理 , 是 以 屬 動 念 邊 事 。 蕺 山 並 未 細 察 二 人 對 省 察 的 理 解 之 別 , 對 朱 子 之 謂 「 缺 卻 平 日 一 段 涵 養 工 夫 」 理 解 為 「 專 求 之 涵 養 一 路 」 , 實 則 非 是 , 而 大 力 鞭 撻 朱 子 之 以 省 察 歸 動 念 邊 事 , 因 蕺 山 是 將 省 察 歸 存 養 , 未 可 有 獨 立 之 省 察 也 。

  另 方 面 , 朱 子 之 以 省 察 歸 動 念 邊 事 , 同 時 亦 將 「 獨 」 理 解 為 己 所 獨 知 之 意 念 邊 事 , 由 是 失 卻 慎 獨 之 本 體 義 , 亦 失 卻 獨 體 與 不 睹 不 聞 之 道 體 之 聯 繫 , 更 將 不 睹 不 聞 之 道 體 只 理 解 為 「 天 理 」 , 只 存 有 而 不 活 動 者 , 故 須 以 敬 心 存 之 察 之 。 蕺 山 則 能 相 應 那 於 穆 不 已 之 天 命 流 行 之 體 以 言 吾 人 之 性 體 、 獨 體 , 是 以 蕺 山 只 言 一 個 工 夫 , 此 蓋 由 于 其 體 是 即 存 有 即 活 動 者 , 而 即 于 此 說 本 體 論 地 即 體 即 用 耳 。

  總 而 言 之 , 蕺 山 褒 揚 及 批 評 朱 子 , 並 未 見 得 是 清 楚 了 解 朱 子 之 學 後 對 症 下 藥 的 判 斷 , 當 中 對 朱 子 的 誤 解 , 曲 解 更 非 治 學 應 有 之 嚴 謹 態 度 , 然 蕺 山 就 其 對 朱 子 之 理 解 而 提 出 之 轉 進 卻 有 其 不 可 磨 滅 之 功 在 。 其 將 省 察 存 養 通 而 為 一 , 收 歸 慎 獨 工 夫 乃 蕺 山 將 前 賢 工 夫 統 歸 於 一 之 獨 有 形 態 , 此 大 體 是 本 體 論 地 即 體 即 用 之 一 滾 地 說 。 此 顯 蕺 山 對 于 即 存 有 即 活 動 , 於 穆 不 已 之 天 命 流 行 之 體 確 有 體 驗 , 亦 真 有 工 夫 。 其 統 一 之 法 大 體 是 直 下 將 形 而 下 者 向 向 上 緊 收 于 形 而 上 者 , 而 同 時 形 而 上 者 亦 即 全 部 內 在 化 而 緊 吸 于 形 而 下 者 中 , 因 而 成 其 為 一 滾 地 說 。 此 是 將 朱 子 之 靜 攝 系 統 之 歧 出 復 還 於 直 貫 的 體 證 , 於 體 上 講 慎 獨 而 收 攝 朱 子 也 。 唯 其 融 攝 朱 子 之 功 只 限 於 本 章 所 言 之 工 夫 論 上 之 討 論 , 對 於 朱 子 理 氣 二 分 之 說 , 蕺 山 合 而 為 一 而 排 除 之 則 未 見 其 是 , 然 不 在 本 文 討 論 範 圍 之 內 , 暫 不 處 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