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順帝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

文字、標點糾錯信箱

《明太祖實錄》卷一九  (歲丙午,元順帝至正二十六年,二月)庚午,以劉承直為國子博士,李曄、張濟、潘時英為助教,完[](誓)為學正,鄭貫、杜環為學錄,張以誠為典膳。

《明太祖實錄》卷一九  (歲丙午,元順帝至正二十六年,三月丙申)命中書嚴選舉之禁。初令府縣每歲舉賢才及武勇謀略、通曉天文之士,其有兼通書律廉吏,亦得薦舉。得賢者賞,濫舉及蔽賢者罰。至是,覆命知府、知縣有濫舉者,俟來朝治其罪;未當朝覲者,歲終逮至京師治之。

《明太祖實錄》卷一九  (歲丙午,元順帝至正二十六年,三月)戊戌,上與國子博士許存仁等論用人。上曰:「一代之興,必有一代之臣。嘗觀漢高祖之興,首資三才以為世用,甚不偶也。孟子言:『五百年必有王者興,其間必有名世者。』古之帝王,君聖臣賢,可以當之。漢唐以下,君臣可以當之否?」起居注詹同對曰:「三代以下稱唐宋,其間名世之臣亦可以當之。」上曰:「三代以上,純乎道德。三代以下,雜乎霸術,其間雖有名世之臣,要之如皋、夔、稷、契、伊尹、太公者鮮矣。吾方有事海內,憑賴英賢,輔翼成功,天下紛紛未定於一者何也?」存仁對曰:「主上聖智神武,天生不世之資,以平禍亂。今群賢畢出,佐隆大業,稽之於歷,自宋太祖至今,當五百年之數,定天下於一,斯其時矣。」

《明太祖實錄》卷一九  (歲丙午,元順帝至正二十六年,三月)甲辰,上語太史令劉基、起居注王禕曰:「天下兵爭,民物創殘。今土地漸廣,戰守有備,治道未究,甚切於心。」基對曰:「戰守有備,治道必當更革也。」上曰:「喪亂之後,法度縱弛,當在更張,使紀綱正而條目舉,其要在明禮義,正人心,厚風俗以為本也。」禕對曰:「昔湯正桀之亂而修人紀,武王正紂之亂而敘彝倫,主上之言,誠吻合於前古也。」

《明太祖實錄》卷二0 歲丙午,元順帝至正二十六年,五月)庚寅,上嘗命有司訪求古今書籍,藏之秘府,以資覽閱。因謂侍臣詹同等曰:「三皇五帝之書不盡傳於世,故後世鮮知其行事。漢武帝購求遺書,而《六經》始出,唐虞三代之治始可得而見。武帝雄才大略,後事罕及,至表章六經,開闡聖賢之學,又有功於後世。吾每於宮中無事,輒取孔子之言觀之,如『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真治國之良規。孔子之言,誠萬世之師也。」

《明太祖實錄》卷二0 歲丙午,元順帝至正二十六年)六月壬子朔,改醫學提舉司為太醫監,設少監,正四品;監丞,正六品。以孫守真為少監,葛景山為監丞。

《明太祖實錄》卷二0 (歲丙午,元順帝至正二十六年,六月)甲辰,以蘇伯衡為國子學錄。

《明太祖實錄》卷二一  (歲丙午,元順帝至正二十六年,八月)壬子,命博士許存仁講經史。存仁講《尚書•洪範篇》,至「休徵」、「咎徵」之應,上曰:「天道微妙難知,人事感通易見,天人一理,必以類應。稽之往昔,君能修德,則七政順度,雨暘應期,災害不生。不能修德,則三辰失行,旱潦不時,乖異迭見,其應如響。箕子以是告武王,以為(人君)[君人]者之儆戒。今宜體此,下修人事,上合天道。然豈特為人上者當勉!為人臣者亦當修省,以輔其君。上下交修,斯為格天之本。」

《明太祖實錄》卷二一  (歲丙午,元順帝至正二十六年)冬十月己酉朔,以郭永為國子博士,李克正為學正,張孟兼為學錄,呂仲善為典膳。

《明太祖實錄》卷二一  (歲丙午,元順帝至正二十六年,十一月)壬辰,修《公子書》及《務農技藝商賈書》成。先是,[]儒士熊鼎、朱夢炎等至建康,延居上賓館,令纂修是書。上謂之曰:「公卿貴人子弟,雖讀書,多不能通曉奧義,不若集古之忠良奸惡事實,以恆辭直解之,使觀者易曉,他日縱學無成,亦知古人行事可以勸戒。其民間[]()[]()賈子弟亦多不知讀書,宜以其所當務者直辭解說,作《務農技藝商賈書》,使之通知大義,可以化民成俗。」至是書成,命頒行之,賜鼎等白金人五十兩,及衣帽靴襪等物。

 

返回目錄 上一頁 下一頁